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萆薢

萆薢善利水濕而分清濁, 是治療下焦濕濁鬱滯所致膏淋、小便混濁的要藥。 治療濕熱滲入膀胱而出現小便白濁、尿有餘瀝, 舌苔黃膩者, 餘常用《醫學心悟》萆薢分清飲。 方用:川萆薢15克, 黃柏、石菖蒲各10克, 茯苓、白術各15克, 蓮子心5克, 丹參、車前子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2次分服。 本方有清熱利濕、分清化濁之功, 可使“濕熱去而心腎通, 則氣化行而淋濁止矣。 ”(《醫方集解》)

下焦虛寒所致小便白濁, 頻數無度, 白如米泔, 凝如膏糊者, 餘常用《丹溪心法》中的萆薢分清飲。 方用: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2次分服。

服時加食鹽少許。 方中用萆薢利濕化濁, 用益智仁溫腎縮泉, 用石菖蒲除濕散寒, 用烏藥暖腎利氣, 一方加茯苓、甘草, 其利濕化濁之力更佳。 諸藥合用, 溫暖下元, 寒濕除則清濁分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