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原文︰少陰病, 下利清穀, 裡寒外熱,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赤色, 腹痛, 或幹嘔, 或咽痛, 或利止脈不出者, 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其脈即漸而出者愈(非若暴出者之自無而忽有、既有而仍無, 如燈火之回焰也)。 面赤色者, 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 去蔥, 加芍藥二兩;嘔者, 加生薑二兩;咽痛者, 去芍藥, 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 去桔梗, 加人參二兩。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