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患者會出現很多種症狀,
因肝硬化引起的脾臟腫大是很常見的肝硬化症狀。
脾腫大就會導致肝硬化脾功能亢進。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的肝硬化脾功能亢進呢?瞭解這個問題才能讓患者更加認清自己的病情,
從而及時的進行治療。
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是一種綜合征,
臨床表現為脾腫大、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
而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
可經脾切除而緩解。
本病經治療原發病後,
部分病例臨床症狀可減輕。
脾臟切除後,
臨床症狀可得到糾正。
脾臟是一個貯存血液器官,
由白髓和紅髓兩部分組成,
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組織構成,
是T細胞的主要分佈區,
起免疫作用,
紅髓由脾竇和脾索組成,
有大量的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起血液過濾和清除異物功能。
血液中的血細胞主要通過脾索血竇間的基膜小孔,
才進入血竇,
到達脾靜脈。
這些基膜小孔直徑僅2-3um,
而紅細胞和白細胞的直徑為7-12um,
故血細胞必須在極度變形情況下才能通過,
而肝硬化患者的血細胞變形性能很差,
常無法通過,
長期阻留在脾索而被巨噬細胞所破壞。
在肝硬化門脈高壓時,
由於大量的血細胞在腫大的脾臟中停留而被巨噬細胞所破壞,
出現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減少的肝硬化脾功能亢進表現。
這時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
否則病情惡化後悔莫及。
脾和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
一般而言,
消化不良,
食後腹脹,
大便溏薄,
其病變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雜易饑,
其病變主要在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