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表現:
一般情況下, 正常人24小時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 若經過超過2500毫升者稱為多尿。
伴隨症狀:
1.糖尿病人伴有多飲, 多食, 多尿。
2.尿崩症伴多飲, 多尿, 失水。
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頑固性高血壓, 頑固性低血鉀, 週期性肌肉軟癱、麻痹、抽搐及痙攣等。
症狀分類:
1.高滲性多尿:
尿比重在1.020以上可由於葡萄糖排泄過多、尿素排泄過多、尿鈉排泄過多引起。
2.低滲性多尿:
尿比重低於1.005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間質性審驗、低鉀性腎病、高鈣性腎病高尿酸血症、乾燥綜合征、多囊腎、腎性尿崩症、尿崩症、煩渴多飲等。
多尿的誘因
多尿的病因:
1.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1)尿崩症:
因下丘腦-神經垂體功能減退, 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引起腎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2)糖尿病:
因血糖過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 可引起溶質性利尿;由於血糖升高機體為了代謝增加飲水量, 以便稀釋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
(3)鉀缺乏:
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時由於丘腦-神經垂體功能減退, 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少, 患者表現狂渴多飲(每日飲水量在4升以上)。 多尿失水, 隨著尿量增加, 尿中丟失鉀增加而引起頑固性低鉀血症。
尿量增加尿相對密度低於1。 006以下。 繼發於各種原因長期的低血鉀, 可引起腎小管空泡變性甚至腎小管壞死, 稱失鉀性腎炎, 腎小管重吸收鉀障礙,
(4)高鈣血症:
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時或多發性骨髓瘤時, 血鈣升高損害腎小管, 使其再吸收功能下降表現多尿;亦易形成泌尿系統結石, 使腎小管功能進一步受損加重病情。
2.腎臟疾病引起的多尿。
見於慢性腎衰竭的早期, 此時以夜尿量增加為其特點。 急性腎衰竭的多尿期或非少尿型的急性腎衰竭都可表現多尿, 是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的表現。 各型腎小管性酸中毒一般都存在多尿。
3.溶質性多尿
因治療原因須用甘露醇, 山梨醇, 高血糖可表現多尿, 若同時應用利尿藥物則多尿更顯著。
4.其他
大量飲水、飲茶、進食過鹹或過量食糖亦可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