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較多見的症狀是上腹不適 ,如輕度胃部疼痛、膨脹沉重感 ,有時心窩部隱隱作痛,起初常被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並加以治療 ,症狀可能暫時緩解。 如病變發生在胃竇部,可發生十二指腸功能改變 ,出現節律性疼痛 ,類似潰瘍病的症狀,也易被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而延誤治療。 但這些症狀都會在一段時間後復發。 因此 ,凡是有上腹不適症狀,如又伴有其他高風險因素 ,或在治療後反復發作者 ,必須提高警惕 ,做進一步的檢查 ,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食欲減退、厭食納差、噁心嘔吐、食後胃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狀,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信號。
上述症狀易被誤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所以應及早就醫 ,接受胃鏡等檢查 ,以期在早期階段檢出胃癌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均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常為黑便。 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現為輕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即黑便或持續大便隱血陽性。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信號,而且呈進行性日益加重。
另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理學上絕大多數胃癌是發生在慢性胃炎( 尤其是萎縮性胃炎 ) 、幽門螺桿菌( HP )感染、殘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基礎上的 ,因此部分病人長期有慢性胃病史,有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等症狀。 在此基礎上 ,如近期內疼痛、上腹飽滿等性質有所改變或程度有所加重,與飲食有關的疼痛節律變化 ,或服藥後不能緩解 ,或出現消瘦乏力等 ,那就更要警惕胃癌的發生。
胃癌病人出現消瘦、乏力的大多為進展期胃癌 ,且多為已有局部或遠處轉移 ,並常有貧血。
多種病因可引起病人嘔吐,如常見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或潰瘍後瘢痕狹窄、反流性食管炎、賁門潰瘍等。 賁門癌或胃癌累及幽門部常可引起嘔吐,嘔吐物包括腐敗宿食、胃液甚至咖啡樣血性液。 嘔吐一般是進展期胃癌的臨床表現 ,常伴有消瘦。
左鎖骨上出現如黃豆或花生樣腫大的淋巴結 ,無痛 ,質硬且固定 ,這是較特異的胃癌徵象,大多為已有腹腔及其他臟器轉移的進展期胃癌的體征。
一旦發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立即做淋巴結活檢或細胞學穿刺;胃鏡檢查並對胃癌病灶多塊多方向鉗取活組織做病理學檢查 ,必要時輔以胃鋇餐 X 線攝片 ,可立刻明確診斷。
患胃病的50歲以上男性, 如近期上腹疼痛反復發作, 但又時好時壞, 應提高警惕, 及早進行相關專項檢查。 目前, 常用的檢查有纖維胃鏡檢查和X線鋇餐透視。 胃鏡檢查不僅可直接觀察胃黏膜的形態、顏色和病變情況, 還可以通過胃鏡鉗取出可疑細胞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X線鋇餐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 沒有任何禁忌症和副作用。 此外, 胃液檢查以及大便潛血試驗等, 可作為輔助診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