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出生時的新生兒易發的脂漏性濕疹、新生兒瘡、乳兒濕疹, 到3個月左右直至18個月都可能患有的面瘡、體瘡, 痱子, 曬傷等, 嬰兒敏感細緻的肌膚時刻經受各種外部考驗。 那麼究竟該如何進行新生兒的皮膚養護避免一些皮膚問題呢?專家表示, 母親的子宮是生命的起源, 胎兒在母親子宮內吸收著各種養分發育成熟, 出生後給予新生兒的肌膚類羊水胎脂的呵護, 無疑對寶寶的肌膚健康大有裨益。
羊水和胎脂是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生長的關鍵, 這也是媽媽為寶寶提供的最初的、最天然的保護屏障。
此外, 專家表示, 除了寶寶的初次洗澡, 生活中給寶寶洗澡前也要做好充足準備。 洗澡前應該關閉門窗、減少對流風、室溫26℃-28℃, 防止低體溫的發生。 水溫最好在38℃-40℃之間, 洗澡時間應在餵奶前或餵奶後一小時。
另外, 寶寶洗澡方式的選擇也大有講究:
擦浴:將新生兒用軟毛巾包好, 用棉布和小盆溫水按各部位逐一輕柔擦洗。 但擦浴會增加新生兒熱量丟失、導致冷應激, 不適合早產兒。
盆浴:盆浴可使寶寶情緒穩定, 少哭鬧而安靜愉悅。 盆浴時, 盆浴內水量需要沒過肩部, 步驟依次為:面部清洗、頭部清洗、身體前側清洗、身體背側清洗、擦乾及局部護理。
裹浴:先將新生兒用軟毛巾包裹起來, 再放入盆浴中清洗皮膚。 特點是使新生兒體位固定, 避免隨機運動, 使嬰兒更有安全感、減輕父母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