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又被稱為“口瘡”, 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 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 潰瘍面為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 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 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 口腔潰瘍成週期性反復發生, 醫學上稱“復發性口腔潰瘍”。 可一年發病數次, 也可以一個月發病幾次, 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 民間一般稱之為上火, 但是西醫的觀點是95%的口腔潰瘍都是由於病毒引起來的, 不可小視。 口腔潰瘍一般多發於春秋季節交換的時候, 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由於季節的變化, 而體內的環境不能及時調整,
口腔潰瘍主要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2, 煙酸和鋅造成的。 如果補充足量所缺的營養元素, 口腔潰瘍就會自行消退。 面對口腔潰瘍我的法寶就是用最普通, 最常見, 最常吃的大白菜來擊潰口腔潰瘍。 大白菜雖然普通但是有它獨特的營養價值, 維生素B1、B2、煙酸還有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都是名列前茅, 鋅的含量也不算少。 所以, 它的出現似乎是專門為口腔潰瘍量身訂做的。
選大白菜四片, 切成片或絲。
另外, 如果有時間可以做烏梅生地綠豆糕, 烏梅50克, 生地30克, 綠豆500克, 豆沙250克。
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 取出切成小丁或片。 生地切細, 與烏梅拌勻。 綠豆用沸水燙後, 放在淘籮裡擦去外皮, 並用清水漂去。 將綠豆放在缽內, 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 待酥透後取出, 除去水分, 在篩上擦成綠豆沙。 將特製的木框放在案板上, 襯以白紙一張, 先放一半綠豆沙, 鋪均勻, 撤上烏梅、生地, 中間鋪一層豆沙, 再將其餘的綠豆沙鋪上, 撳結實, 最後把白糖撒在表面。 把糕切成小方塊。
也可以用蓮子15克, 甘草2克, 綠茶葉5克, 泡茶喝 , 效果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