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瘰丸由來
出處:《醫學心悟》 本方由玄參、牡蠣、貝母三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瘰曆、痰核,證見咽幹,舌紅,脈弦滑者。有清熱化痰、散結軟堅之功。瘰曆一證,多因肝腎陰虛,肝氣久鬱,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
2017-02-22 -
玉真散由來
出處:《外科正宗》 本方由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諸藥組成。用於破傷風,證見牙關緊閉,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等。有祛風化痰,定搐止痙之功。「玉真」,古時對仙人的別稱...
2017-02-22 -
舟車丸由來
出處:《景嶽全書》 本方由黑牽牛、甘遂、芫花、大戟、大黃、青皮、陳皮、木香、檳榔、輕粉諸藥組成。 用於水腫水脹,形氣俱實之口渴,氣粗,腹堅,大小便秘,脈沈數有方等症。有行氣逐水之功。 張秉...
2017-02-22 -
千捶膏由來
來源:《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三 本方由麝香、乳香、沒藥、銅綠、黃丹、龍骨、輕粉、安息香、松香、杏仁、蓖麻仁、琥珀、冰片、珍珠、血竭諸藥等組成。外用至瘰曆、癰疽、疔瘡初起之症。有解毒消瘰、袪腐止痛之...
2017-02-22 -
奪郁湯由來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本方由蒼術、藿香、香附、陳皮、砂仁、蘇梗、生薑、草蔻仁、佩蘭諸藥組成。用於治療濕滯土郁、心腹脹滿,嘔吐泄瀉,浮腫身重等症。有芳香化濁,健脾燥濕之效。脾屬土,主運化水濕...
2017-02-22 -
一抹金由來
出處:《證治準繩》 本方由藜蘆、蛇床子、紅丹、硫黃、赤石脂、明礬、五味子、黃柏、輕粉諸藥組成,共研細末,用生豬油調成軟膏,或用清油調擦患處。用於治療小兒遍身生瘡、潰爛、燥痛,膿汁不下等症。有...
2017-02-22 -
玉肌散由來
出處:《瘍醫大全》 本方由白附子、白芷、滑石各等分,加綠豆半升,研為細末,每用三匙,早晚洗面。用於治療風濕雀斑,酒刺,白屑風,皮膚瘙癢等症。有祛風祛斑、潔面潤膚之功。 方中用白附子祛風止癢...
2017-02-22 -
三痹湯由來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獨活、秦艽、川芎、熟地黃、白芍藥、肉桂、茯苓、防風、細辛、當歸、杜仲、牛膝、甘草、人參、黃耆、續斷、生薑諸藥組成。用於治療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痹,手腳拘攣之症。...
2017-02-22 -
五色丸由來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 本方由水銀、朱砂、雄黃末、珍珠粉、鉛等五種藥物組成,先將鉛與水銀煎熬後,再與其餘藥末混合,煉蜜為丸,金銀器、薄荷煎湯送服。用於治療小兒癇證。有鎮靜息風之效。 癇證,...
2017-02-22 -
風引湯由來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又名「紫石湯」。由大黃、乾薑、龍骨、桂枝、甘草、牡蠣、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十二味藥物組成,共為粗末,取三指撮,以井花水煎服。用於大人風癇掣引,小...
2017-02-22 -
咯血方由來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五種藥物組成。用於肝火灼肺所致之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等症。有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之功。...
2017-02-22 -
萱草忘憂湯由來
出處:《醫醇謄義》 本方由桂枝、甘草、白芍藥、陳皮、半夏、郁金、合歡花、貝母、茯神、柏子仁、金針菜十一味藥物組成。用於憂愁太過,抑鬱不樂,灑淅寒熱,痰氣不清之症。有疏肝解郁,安心安神之效。金...
2017-02-22 -
複元活血湯由來
出處:《醫學發明》 本方由柴胡、天花粉、當歸、紅花、甘草、炮山甲、桃仁、酒大黃諸藥組成。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留於脅下,痛不可忍者。有活血袪瘀,疏肝通絡之功。 由於外傷損絡,血離經脈,流溢脈外...
2017-02-22 -
中滿分消湯由來
出處:《蘭室秘藏》 本方由川烏、澤瀉、黃連、人參、青皮、當歸、生薑、麻黃、柴胡、蓽澄茄、益智仁、半夏、茯苓、木香、黃耆、升麻、吳茱萸、厚樸、草豆蔻、黃柏諸藥組成。用於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
2017-02-22 -
宣痹湯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薏苡仁、半夏、晚蠶砂、赤小豆皮諸藥組成。 用於濕熱痹證,證見寒戰熱熾,骨節煩痛,面目萎黃,小便短赤,舌苔灰滯或黃膩。有清利濕熱,宣通經...
2017-02-22 -
七氣湯由來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制半夏、茯苓、厚朴、紫蘇葉,加生薑、大棗等組成。用於七情鬱結,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狀如棉絮,或如梅核,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中脘痞滿,上氣喘急,嘔逆噁心...
2017-02-22 -
誰說豆腐渣要扔掉 豆渣的營養讓你大吃一驚
豆渣的營養價值1防治便秘:豆渣中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常吃豆渣能增加糞便體積,使糞便鬆軟、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便,可防治便秘、肛裂、痔瘡和腸癌。2減肥作用:豆渣的營養很多,豆渣具有高食物纖維、高粗蛋白、...
2015-08-24 -
大雪習俗由來
節氣習俗 大雪是入冬後第三個節氣。《三禮義宗》記載:“大雪為節者,行于小雪為大雪。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大雪,是相對于小雪節氣而言,意味著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地面上可能會有積雪出現,氣...
2015-09-25 -
處暑習俗由來
節氣習俗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
2015-09-25 -
小暑習俗由來
節氣習俗 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
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