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首烏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散結;殺蟲止癢。主瘡瘍;瘰鬁;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現代實用中藥》:生葉貼腫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漆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殺蟲斂瘡。主紫去瘋;面部紫腫;外傷瘀腫出血;瘡瘍潰爛;疥癬;漆中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搗汁搽;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綱目》:主勞疾,殺蟲。暴幹研末...
2017-03-12 -
水楊枝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久疾;黃疸;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1.《綱目》:水楊根,治癰腫,故近人用枝葉治痘瘡。魏直《博愛心鑒》雲...
2017-03-12 -
樗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殺蟲。主濕熱滯下;泄瀉;痢疾;濕疹;瘡疥;癤腫。 用法用量 外用:煎湯,6-15g,癬品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唐本草》:主治瘡疥,風疽。水煮葉...
2017-03-12 -
短柄南蛇藤莖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血;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脘腹痛;牙痛;疝氣痛;月經不調;經閉;血崩;肌衄;瘡腫;帶狀皰疹;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塗。 注...
2017-03-12 -
梳篦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濕熱黃疸;蛇咬傷;外傷出血;痛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曬乾研末調敷。 附方 本品葉主脈突出,側脈整齊排列似梳篦,故名。 摘...
2017-03-12 -
破布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健胃消滯。主感冒發熱;黃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痛;泄瀉;瘡瘍;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
2017-03-12 -
鴨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止痛,接骨,止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跌打腫痛,骨折,刀傷,燒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丸。外用:搗汁塗或酒炒敷。 【摘錄】《*辭典》
2017-03-12 -
羅漢果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止癢。主瘡毒;癰腫;頑癬;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醋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柿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都知道柿子非常好吃,卻沒有注意到柿子葉的用處,柿子葉的功效與作用,柿子葉的藥用價值都是非常高的,信不信由你,柿子葉中含有大量丹寧酸,如果使用柿子葉來泡澡可是有好處的,這些物質通過滲透到水中可以...
2017-03-12 -
石南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益腎;治風痹,腰背酸痛,腎虛腳弱,偏頭痛,風疹。祛風補腎。用於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 ①《本經》: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 ②《別錄》:療腳弱,五旺邪氣,除熱。 ③《...
2017-03-12 -
光葉海桐葉的功效與作用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生節目,飲食節目也推出特色養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生的藥材光葉海桐葉。 【英文名】 Leaf of Gla...
2014-11-10 -
翻白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消食,收斂止血,清熱活血。主食積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痢疾,產後流血過多,小兒驚風,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威靈仙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咽;解毒;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喉痹;喉蛾;鶴膝風;麥粒腫;結膜炎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發泡,取鮮葉,適量,搗爛敷貼一定穴位,經30min左右,局...
2017-03-12 -
雞嗉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積殺蟲;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食積;小兒疳積;蟲積腹痛;肝炎;腹水;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搽;或煎水洗;或搗敷...
2017-03-12 -
十兩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膽退黃;祛風止痛。主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
三張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15~30g;或泡酒。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酒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
五色梅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腫毒瘡;濕疹;疥癬;皮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沖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絞汁塗。 注意 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及體弱者禁服...
2017-03-12 -
烏藥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數,食積,風濕關節痛。 ①《本草拾遺》:炙研煎飲代茗,補中益氣,止小便滑數。 ②《本草蒙筌》:下氣。 ③《醫林纂要》:溫中燥脾,消食殺蛔。治腹中寒...
2017-03-12 -
竹葉椒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平喘利水;散瘀止痛。主痰飲喘息;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脘腹冷痛;關節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研末,1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