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名醫——劉純
劉純,明朝太醫,生於西元1340年,卒於西元1412年,享年72歲。著有《醫經小學》、《玉機微義》、《雜病治例》、《傷寒治例》、《太素麻訣》及《壽親養老補遺》等書,劉純指出:“經曰,正氣存內,邪不...
2017-02-17 -
宋金元名醫--林億
林億,宋代醫家。生卒年不詳。裡貫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祿卿直秘閣,精於醫術,嘉祐二年(1057)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與掌禹錫,蘇頌等校定《嘉祐補注神農本草》20卷,熙寧年間...
2017-02-17 -
隋唐名醫--王冰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於唐景雲元年(710),卒於貞元二十年(805),裡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黃...
2017-02-17 -
南北朝名醫--徐之才
徐之才是南北朝時期一代各醫,出身世醫家庭,其先祖為徐熙,南朝丹陽人,人稱“東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響,皆以醫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醫名。後徐謇因故為北朝所...
2017-02-17 -
南北朝名醫--雷斆
雷斆,南北朝劉宋時藥學家。生平裡居未詳,其名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雷氏對藥物炮製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論》(一作《炮炙方》)三卷,記載藥物的炮、炙、炒、煆、曝、露等十七種製藥法,內容為歷代本...
2017-02-17 -
上古名醫-巫彭
巫彭為傳說中之巫醫。《山海經》有載。《說文》有“巫彭初作醫”的記述。據考,巫彭乃黃帝臣,其醫療除用巫術為人治病外,還掌握有藥物知識以治療疾病。
2017-02-17 -
上古名醫-巫妨
巫妨為上古時醫家。又作巫方。傳為堯帝之臣,精於醫道,能別生死。著有《顱囟經》,其書未見傳世。傳說中之巫醫,兒顱囟經,以占夭壽,判疾病死生,世所相傳,有小兒方焉,為占卜小兒壽夭疾病之巫醫。
2017-02-17 -
上古名醫-桐君
傳說上古時藥學家,黃帝臣,以擅長本草著稱。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強調:“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至於桐雷,乃著在於編簡,此書應與《素問》同類”,“又有桐君《采藥錄》,說其花葉...
2017-02-17 -
上古名醫-鬼臾區
鬼臾區:又作鬼容區,號大鴻。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曾佐黃帝發明五行,詳論脈經,於難經究盡其義理,以為經論。 唐,王冰住《素問》黃帝問于鬼臾區所答:“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時指出:“鬼臾區十世祖始誦而...
2017-02-17 -
上古名醫-僦貸季
僦貸季為上古時之醫學家。《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中。岐伯在回答黃帝的有關問題時指出,“色脈者,上帝(上古之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土,四時八風六合,不...
2017-02-17 -
上古名醫-少俞
少俞,上古時代傳說中醫家,尤精針灸術。據傳系俞跗之弟、黃帝之臣。據傳與黃帝論述醫藥。黃帝因與他及岐伯等多名臣子論述醫藥而著《內經》。
2017-02-17 -
上古名醫-少師
少師:傳說上古時醫家,黃帝臣,以擅長人體體質之論而聞名流傳於世。少師回答黃帝關於人有陰陽等問題時指出:“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少師對五種人的體質、性格、行為特點等進行了比較具體的...
2017-02-17 -
上古名醫-伯高
伯高為傳說上古之經脈學醫家,黃帝臣。晉代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謐撰《黃帝針灸甲乙經》,曾指出:“黃帝諮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侯,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之性命,窮神極變,...
2017-02-17 -
《刪補名醫方論》乾薑附子湯
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組成】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破八片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刪補名醫方論》目錄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附子湯
治少陰病,身痛手足寒,骨節痛,口中和,背惡寒脈沉者。 【組成】附子二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少陰為寒水...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四逆湯
治脈沉厥逆等證。 【組成】甘草一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注】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通脈四逆湯
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厥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組成】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當歸四逆湯
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茱萸生薑。 【組成】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二兩 通草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二十五枚擘以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赤石脂禹餘糧湯
治久利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組成】赤石脂半觔搗碎 禹餘糧一觔搗碎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去滓,煮取二分,分溫三服。 【集注】柯琴曰:甘薑參朮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
2017-03-07 -
《刪補名醫方論》白頭翁湯
治厥陰熱利下重,脈沉弦,渴欲飲水者。 【組成】白頭翁三兩 黃連三兩 黃蘗三兩 秦皮三兩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注】二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自利...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