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腦膜炎的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 1.體針療法採取上下取穴法,用瀉法。取穴:大椎、風府、太陽、大杼、曲池、合穀、中沖、太沖。神志淡漠,加人中、內關;嘔吐者,加內關、中脘、足三裡、內庭;躁動或瘛疭者,加陽陵泉、俠溪、百會。...
2017-03-06 -
藏醫的火灸療法
火灸療法在藏醫諸療法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吐蕃時期曾用火灸療法來治療熱性病,包括赤巴病、瘟疫病,只是後來才逐漸把它限制在主要治療寒性病症上。現代,火灸療法一般巳不用於熱性病,而多數用於治療象胃火衰微...
2017-03-07 -
面癱針灸療法有哪些
很多人是否知道針灸治療面癱的方法呢,我們明白針灸治療面癱是很多患者們最常用的方法,同時它也是公認的最好治療面癱的方法,這一點也需要建立在面癱早期,那麼,面癱針灸療法有哪些?下面就讓面癱專家來為大家...
2016-03-25 -
瘢痕灸療法
瘢痕灸療法是用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後產生化膿現象,並結為瘢痕,以此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療法在《針灸資生經》中就已經有所記載:“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其...
2017-03-07 -
間接灸療法
間接灸也叫隔物灸、間隔灸,即利用其它藥物將艾炷和穴道隔開施灸的一種方法。這樣既可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還可借間隔物之藥力和艾的特性發揮協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治療效果。該法種類很多,被廣泛應用於內、外、...
2017-03-07 -
硫薑灸療法
硫薑灸療法是將經過加工的硫磺,放在生薑薄片上,然後再一同放在治療穴位上,點燃施灸,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操作方法】 一、硫磺灸料的製作 取陳艾90g,放入砂鍋內,添水加熱煮沸,約20分鐘後過濾...
2017-03-07 -
騎竹馬灸療法
騎竹馬灸法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瘢痕灸法。該法最早見於東軒居士《衛濟穴書》,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附收此法。近人也有應用報導,可供參考。 【操作方法】 定穴法:測定從上肢曲澤穴至中沖穴之間距離;再從尾閭...
2017-03-07 -
無瘢痕灸療法
無瘢痕灸法又稱非化膿灸法。用中、小艾炷施灸,臨床上以達到輕微燙傷為度,施灸後皮膚不致起泡,或雖起泡但不致誘發成灸瘡。因其灸後不化膿,也不留下瘢痕,故易為病人接受。 【操作方法】 先將施術部位塗以少量...
2017-03-07 -
葦管器灸療法
葦管器灸是使艾煙經細管進入耳道的一種灸治方法。該法在唐•《千金要方》,明•《針灸大成》,清•《針灸集成》均有記載,並沿用至今。 【操作方法】 一、灸器的製作 目前應用的有兩種:一種是一節形葦管灸器,...
2017-03-07 -
三角灸療法
三角灸法,屬艾炷灸法的一種特殊類型。因所取穴位的連線呈三角形,故名。本法首見於明•陳會著《神應經》中。具有溫補元陽之功效,多用於下元虛寒的病症。 【操作方法】 取細繩1條或細棍1根,量取患者兩口角之...
2017-03-07 -
艾條灸療法
艾條灸療法是用艾條或藥條點燃後,熏烤腧穴或患處,通過溫和熱力來刺激皮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經明清醫家范培蘭、陳修園、葉天士等人倡用而流傳。最早見於文字者,當推明初朱權《壽域神方》,但其時...
2017-03-07 -
肛灸療法
肛灸是使艾煙經細管過肛門進入腸道,繼而循及下、中二焦,直達病所、起到逐寒回陽作用的一種灸治方法。 【操作方法】 一、灸器的製作 用金屬製成兩個直徑為3cm的半圓形艾鍋,邊緣可使兩鍋接在一起。艾鍋上下...
2017-03-07 -
火柴頭灸療法
火柴頭灸法是將火柴擦燃後,快速按在穴位上進行蟀燙的一種方法。 【操作方法】 選定穴位,以手指按壓,使有痰、脹、麻、痛的得氣感,然後用龍膽紫點上標記,取火柴劃燃,速灸該穴,使發出“啪”、“卟”響,局...
2017-03-07 -
麥粒灸療法
麥粒灸療法是將艾絨製成麥粒大小的艾炷置於穴位或病變部位上,通過施灸,以治療疾病的—種方法。 本療法屬於灸法中的直接灸,但非化膿性灸。宋人竇材《扁鵲心書》載:“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若灸四...
2017-03-07 -
隔藥艾條灸療法
隔藥艾條灸法又稱間接艾條灸法,是在穴位上覆蓋某些藥物後再以艾條旖灸的一種方法。臨床上常用的有隔核桃殼灸和隔蟾酥皮灸兩種。 【操作方法】 一、隔核桃殼灸 將胡桃劈為兩半去仁,於殼上鑽小孔若干,內裝幹雞...
2017-03-07 -
陽燧錠灸療法
陽燧錠灸法是用硫磺、蟾酥、白砒等藥物,熔煉成藥錠,然後置於一定穴位上點燃施灸,以達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中對此療法曾有記載:“內府陽燧錠治風氣並腫毒。”同時還載明瞭藥錠的配製及...
2017-03-07 -
慢性咽炎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咽炎穴、人迎(雙側)、廉泉。 咽炎穴位置:甲狀輭骨上緣,正中旁開1.5寸,人迎穴上1寸。 操作:先針咽炎穴,用左手拇指輕推甲狀輭骨,並以指切法將頸動脈推向外方,用1.5毫針向咽後壁刺...
2017-03-07 -
感音性耳聾的針灸療法
①體針 取穴:a.耳門、完骨、聽敏、風市、合谷、外關;b.聽會、頭竅陰、百會、足三裡、會宗、合穀。 聽敏穴位置:耳垂下緣根部之點。 操作:單耳聾可重用患側穴,雙耳聾用雙側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60...
2017-03-07 -
多形紅斑的針灸療法
穴位充氧法 取穴:上肢:a.曲池、外關;b.大陵、合穀。下肢:a.上巨虛、陽輔;b.足三裡、光明。 操作:每次取一組穴位,交替使用。每穴充氧3~5毫升,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
2017-03-07 -
習慣性流產的針灸療法
體針 取穴:主穴:分9組。①太沖、曲泉;②陽陵泉、帶脈;③神門、少海;④陽池、支溝;⑤陰陵泉、地機;⑥足三裡、天樞;⑦尺澤、太淵;⑧曲池、臂懦;⑨太溪、石關。 操作:上述9組穴位,指妊娠或流產好發...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