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虛毒盛型脫疽
病因病機:若元氣虛弱,或犯房事,或外塗寒涼,內服克伐,損傷脾胃。 證候表現:以致患處不潰,或黑延上足。 治療方法:重者須當用腳刀轉解周骨,輕拽去之,使筋隨骨出而毒得泄,亦不痛。否則毒筋內斷,雖去而...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疔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病因病機:若攻利太過 證候表現:以致發渴、六脈虛大者 處方:宜服補中益氣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二(卷)·發無定處(上)(篇) 原文:若攻利太過,以致發渴、六脈...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癰(臀癰)
證候表現:若脾虛不能消散,或不潰不斂者。 病因病機:若脾虛不能消散。 治療方法:六君子加川芎當歸黃芪。 處方:六君子加芎、歸、黃芪。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臀癰(五...
2017-03-04 -
氣虛痰熱型貓眼瘡
治療方法: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補中益氣東加皂角刺、鉤藤鉤。 證候表現:頭目不清,內熱口幹體倦,痰熱血燥,秋間益甚。 病因病機:氣虛者。 方用: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補中益氣東...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麻風
治療方法:何首烏酒、補氣瀉榮湯。 證候表現:患者稍露虛象。 處方:即以補氣瀉榮湯服之,兼用何首烏酒飲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患者稍露虛象,即以補氣...
2017-03-04 -
脾氣虛型月經先期
症狀:月經週期提前,經量或多或少,色淡紅,質清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氣短懶言,倦怠嗜臥,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語聲低微,脘悶腹脹;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緩弱。 治則治法:補脾益氣,固沖調經。...
2017-03-04 -
腎氣虛型月經先期
症狀:月經週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淡暗,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晦暗或有暗斑,精神不振,夜尿頻多,小便清長;舌淡暗,苔薄白,脈沉細。 治則治法:補腎益氣,固沖調經。 中成藥:五子衍宗丸。 ...
2017-03-04 -
氣虛型月經過多
症狀:月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面色白,氣短懶言,肢軟無力,精神倦怠,小腹空墜,動則汗出,食少腹脹;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則治法:補氣攝血固沖。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方藥:舉元煎(《景嶽全...
2017-03-04 -
血氣虛弱型經行發熱
證候表現:經行或經後發熱,熱勢不揚,動則自汗出,經量多,色淡質薄;神疲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苔白潤,脈虛緩。 病因病機:氣血虛弱,衛外之陽氣失固,故發熱形寒自汗;氣虛中陽不振,則神疲肢軟,少氣懶言...
2017-03-04 -
氣虛邪侵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川芎防風。 病因病機:薛氏曰:前證若客邪所侵。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處方:補中益氣加川芎、防風(客邪而補中益氣,須細心體認,證脈相參,...
2017-03-04 -
腎氣虛型崩漏
症狀: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淋漓日久不盡,色淡紅或淡暗,質清稀;面色晦暗,目眶暗黑,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精神不振,小便頻數;舌淡暗,苔白潤,脈沉弱。 治則治法:補腎益氣,固沖止血。 中成藥:婦科止血...
2017-03-04 -
沖任氣虛型崩漏
治療方法:急灸石門穴。 證候表現:故血大下,卒不可止;若勢來太多,其人作暈。 療法:急灸石門穴。 出處:《扁鵲心書》·卷下(卷)·血崩(篇) 原文:若勢來太多,其人作暈,急灸石門穴,其血立止。
2017-03-04 -
心氣不足型崩漏
治療方法:丁香膠艾湯。 病因病機:或心氣不足,又勞役飲食不節。 證候表現:其脈兩尺弦緊而洪,按之無力,其症臍下如冰,求厚衣被以禦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
2017-03-04 -
氣虛型經期延長
症狀:行經時間延長,量多,色淡,質清稀;神倦嗜臥,氣短懶言,肢軟無力,小腹空墜,頭昏眼花,面色白,納少便溏,心悸少寐;舌質偏淡,苔薄白,脈緩弱。 治則治法:補氣攝血,固沖調經。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2017-03-04 -
脾氣虛弱型經期延長
證候表現:又有經水淋瀝不斷,斷後複來,遂致四體虛倦,不能飲食,且腹中堅痛者。 處方:或因氣虛;(六君子湯。)或因血熱;(固經丸。)或因鬱結傷脾,而脾不統血;(加味歸脾湯。)或因恚怒傷肝,而肝火妄動...
2017-03-04 -
氣虛血滯型小產
辨證:然胞胎傷損而流血者,其傷淺;血室傷損而流血者,其傷深。傷之淺者,疼在腹;傷之深者,暈在心。同一跌撲損傷,而未小產與已小產,治各不同。 病因病機:妊婦有跌撲閃挫,遂致小產,血流紫塊,昏暈欲絕者...
2017-03-04 -
氣虛不攝型小產
治療方法:黃芪補氣湯。 證候表現:妊婦有畏寒腹疼,因而墮胎者。 病因病機:人只知下部太寒也,誰知是氣虛不能攝胎乎?夫人生於火,亦養於火,非氣不充,氣旺則火旺,氣衰則火衰。人之所以坐胎者,受父母先天...
2017-03-04 -
氣虛內熱型子煩
治療方法:《尊生》加味安胎飲、一味黃連散。 證候表現:如孕婦口幹不臥。 處方:一味黃連散,或用《尊生》加味安胎飲。 出處:《胎產心法》·卷之上(卷)·子煩並五心煩熱及煩躁口幹論(篇) 原文:如孕婦...
2017-03-04 -
心氣不足型子煩
治療方法:知柏養心湯調服安神丸。 證候表現:心驚膽怯,煩躁不安者,若左寸微弱。 處方:知柏養心湯。 方用:知柏養心湯調服安神丸。 處方:安神丸。 出處:《竹林女科證治》·卷二(卷)·安胎下(篇) ...
2017-03-04 -
氣虛血瘀型胎萎不長
症狀:孕婦腹形小於妊娠月份,胎兒存活,症見面色蒼白或晦暗,頭暈心悸,少氣懶言,腰膝酸軟;舌質紫暗或舌邊尖夾有瘀斑、瘀點,苔薄白或少,脈細澀。 治則治法:益氣活血,補腎安胎。 方藥:補腎益氣活血方加...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