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雞血藤這種藥材吧,它主要是一種生長在陰涼環境下的植物,對於我們治療腸胃消化不良以及祛風活血等症狀是非常有效果的,而且雞屎藤是有助於我們抑制腸肌收縮以及治療筋骨扭傷等,所以我們建...
2015-12-02 -
冬瓜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通經活絡。主肺熱咳痰;關節不利;脫肛;瘡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搗汁,9-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或燒灰洗。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洗瘡疥。 2.《綱目》...
2017-03-11 -
鉤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 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瘲,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不宜久煎),1.5~3錢;或入散劑。 用藥忌宜 ①《本草新編》:“最能盜氣,虛者勿投。”②...
2017-03-11 -
杜仲皮的功效作用
杜仲皮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中藥,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自身達到調理全身氣血的問題,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經階段,經常容易因為流失了大量的血液,導致出現氣血不足的問題,進而引發頭暈頭疼的情況,杜仲皮可以達到一個非...
2015-11-29 -
省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驅蟲;通淋;驅風止痛。主蛔蟲;蟯蟲;絛蟲病;小便淋痛;齒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每次1g;或打碎口含。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
紅花青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散瘀消腫。主風濕性關節疼痛;跌打腫痛;蛇蟲咬傷;小兒麻痹症後遺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浸酒擦。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
雷公藤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辛,涼。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殺蟲。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發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搗汁搽患處。
2017-03-11 -
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雞血藤的功效: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於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作用:莖皮纖維可作人造棉、造紙和編織的原料;藤供藥用,有行氣、扶風、活血...
2017-03-11 -
常春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平肝,解毒。治風濕性關節炎,肝炎,頭暈,口眼喎斜,衄血,目翳,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浸酒或搗計。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2017-03-11 -
毬果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利水通淋。主風濕痹痛;勞傷疼痛;水腫;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性寒。有調理氣血、通淋利水的功能,用於...
2017-03-11 -
鹽匏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疏風止咳;溫腎縮尿。主跌打骨折;勞傷;風寒咳嗽;小便失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
苦瓜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痢疾;瘡毒;胎毒;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退熱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瘡毒。 2.《陸川...
2017-03-11 -
紫青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健脾消疳。主風濕痹痛;產後腹痛;痛經;經閉;外傷腫痛;小兒疳積;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30-9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2017-03-11 -
牛兒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痛;活血調經。主胸腹脹痛;痢疾;帶下;跌打損傷;筋骨痛;崩漏;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治跌打損傷可用至30g以上。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
須葉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尿;主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莖,根莖:有利尿功能。葉:用作創傷性收斂劑。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
麗子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經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平。有祛風除濕、消食止痛的功能。用於...
2017-03-11 -
光果南蛇藤的功效與作用
光果南蛇藤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光果南蛇藤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的服用。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光果南蛇藤的功效與作用主...
2014-11-10 -
藍葉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化瘀散結。主風濕骨痛;肝腫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治心胃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1 -
穿石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胃痛;跌打瘀腫疼痛;腸炎;小兒麻痹症後遺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金魚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主小兒發熱;肺熱咳嗽;淋巴結核;風濕痹痛;骨折;中耳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汁滴耳。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