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鴨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止痛,接骨,止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跌打腫痛,骨折,刀傷,燒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丸。外用:搗汁塗或酒炒敷。 【摘錄】《*辭典》
2017-03-12 -
羅漢果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止癢。主瘡毒;癰腫;頑癬;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醋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柿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都知道柿子非常好吃,卻沒有注意到柿子葉的用處,柿子葉的功效與作用,柿子葉的藥用價值都是非常高的,信不信由你,柿子葉中含有大量丹寧酸,如果使用柿子葉來泡澡可是有好處的,這些物質通過滲透到水中可以...
2017-03-12 -
石南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益腎;治風痹,腰背酸痛,腎虛腳弱,偏頭痛,風疹。祛風補腎。用於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 ①《本經》: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 ②《別錄》:療腳弱,五旺邪氣,除熱。 ③《...
2017-03-12 -
翻白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消食,收斂止血,清熱活血。主食積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痢疾,產後流血過多,小兒驚風,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威靈仙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咽;解毒;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喉痹;喉蛾;鶴膝風;麥粒腫;結膜炎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發泡,取鮮葉,適量,搗爛敷貼一定穴位,經30min左右,局...
2017-03-12 -
雞嗉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消積殺蟲;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食積;小兒疳積;蟲積腹痛;肝炎;腹水;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搽;或煎水洗;或搗敷...
2017-03-12 -
十兩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膽退黃;祛風止痛。主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
三張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15~30g;或泡酒。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酒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
五色梅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腫毒瘡;濕疹;疥癬;皮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沖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絞汁塗。 注意 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及體弱者禁服...
2017-03-12 -
烏藥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數,食積,風濕關節痛。 ①《本草拾遺》:炙研煎飲代茗,補中益氣,止小便滑數。 ②《本草蒙筌》:下氣。 ③《醫林纂要》:溫中燥脾,消食殺蛔。治腹中寒...
2017-03-12 -
竹葉椒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平喘利水;散瘀止痛。主痰飲喘息;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脘腹冷痛;關節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研末,1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橙葉的功效與作用
橙葉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橙葉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的服用。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橙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來源...
2014-11-11 -
化香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療瘡;殺蟲止癢。主瘡癰腫毒;骨癰流膿;頑癬;陰囊濕疹;癩頭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浸水洗。 注意 不可內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蒲葵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止汗。主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煆存性研末,3-6g。外用:適量,煆存性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
多花獼猴桃莖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除濕。主咽喉腫痛;癰腫疔瘡;毒蛇咬傷;燒燙傷;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葉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
榆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安神;祛痰止咳。主水腫;小便不利;石淋;尿濁;失眠;暑熱困悶;痰多咳嗽;酒(查皮)鼻。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1...
2017-03-12 -
女貞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解毒散瘀;消腫止咳。主頭目昏痛;風熱赤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瘡腫潰爛,水火燙傷;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含漱;熬膏塗或點眼...
2017-03-12 -
杏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明目。主水腫;皮膚瘙癢;目疾多淚;癰瘡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煎水洗。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2.《本草蒙筌》:煎湯洗眼止淚。...
2017-03-12 -
龍眼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表清熱;解毒;燥濕。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