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傷氣耗型濕溫
症狀:濕溫病後期,口乾渴,神疲乏力,舌紅乾燥,苔黃或粗糙,脈數細弱或濡細。 病因病機:濕熱耗傷,氣陰兩虛。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生脈散加減。西洋參(單煎)9g,麥冬30g,石斛15g,甘草...
2017-03-04 -
補氣虛、延緩衰老的食譜
吃什麼抗衰老金針菇燉公雞原料:金針菇100克,嫩公雞1500克(1只),料酒5克,食鹽2克,醬油10克,蔥15克,薑絲10克,濕澱粉20克,香油20克,味精1克,香菜15克,白糖3克。做法:1 將金...
2013-12-05 -
肺胃陰傷型風溫
症狀:低熱或無熱,口燥渴,乾咳或稍有黏痰,食少納呆,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因病機:風溫後期,餘熱未淨,肺胃陰傷未複。 治則治法:滋肺養陰,益胃生津。 方藥:沙參麥冬東加減。北沙參15g,麥冬15g...
2017-03-04 -
肝腎陰傷型春溫
證候表現:春溫經旬不解,舌幹紫晦,煩熱消渴,神迷脈數。 病因病機:此肝腎陰傷。 處方:故用二冬、二地以壯水,阿膠、牡蠣以柔肝,甘草、石斛以養胃,菖蒲、郁金以宣竅,毋使陽升風動,而變痙厥焉。宜用人參...
2017-03-04 -
脾腎氣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酸膝軟,脘腹脹滿,大便不實,口淡不渴,舌淡有齒痕,脈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健脾強腎。 中成藥:腎炎康復片,口服,1次8片,1日3次。 方藥:六君子東加減。黨參...
2017-03-04 -
胃氣虛滯型流痰
治療方法:香砂六君子湯。 證候表現:肋條骨間生疽,脈弱作嘔。 病因病機:此胃虛也。 處方:宜服香砂六君子湯補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七(卷)·肋部(篇) 原文:脈弱作嘔此胃虛也,宜服香...
2017-03-04 -
中焦氣虛型流注
治療方法:調中大成湯。 證候表現:久潰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者。 處方:俱宜服調中大成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二(卷)·發無定處(上)(篇) 原文:久潰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
2017-03-04 -
肺氣虛吃什麼好
養生之道網導讀:肺氣虛吃什麼好?肺氣虛指肺氣不足,患有久咳的人多半都有肺氣虛。秋冬季節氣候乾燥,肺氣虛的症狀加劇,要注意補肺氣,調理肺部。那麼,肺氣虛吃什麼好?看看下面的推薦吧。 什麼是肺氣虛? 肺...
2016-01-27 -
脾氣虛寒型乳癰
證候表現:食少泄瀉;乳癰。 治療方法:理中湯、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病因病機:脾氣虛寒也。 處方:理中湯。 處方:理中東加人參、附子。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
2017-03-04 -
胃氣虛寒型乳癰
治療方法: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證候表現:食少作嘔;乳癰。 病因病機:胃氣虛寒也。 處方:香砂六君子東加乾薑。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
2017-03-04 -
氣虛下陷型脫肛(直腸脫垂)
症狀:便後肛門有物脫出,直腸脫垂呈半球形成或圓錐形,甚則咳嗽,行走,排尿時脫出,勞累後加重;伴有脘腹重墜,納少,神疲體倦,氣短聲低,頭暈心悸。舌質淡體胖,邊有齒痕,脈弱。 治則治法:補中益氣,升提...
2017-03-04 -
氣虛熱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脾氣虛熱型囊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囊癰;體倦食少者。 病因病機:脾氣虛熱也。 處方:補中益氣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囊癰(六三)(篇) 原文:體倦食少者,脾氣虛...
2017-03-04 -
氣虛濕熱型脫疽
治療方法:托裡散、活命飲、加減八味丸、十全大補湯。 證候表現:若色赤腫痛者。 病因病機:元氣虛而濕熱壅甚也。 處方:即用活命飲、托裡散之屬,以解其毒;仍速用補劑,如十全大補湯、加減八味丸。 出處:...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脫疽
治療方法:用如聖金刀散止之。余腫以離宮錠塗之。 證候表現:多生足指之間,手指生者間或有之,血流不止者。 治則治法:用如聖金刀散止之 方用:用如聖金刀散止之。余腫以離宮錠塗之 處方:如聖金刀散。 處...
2017-03-04 -
氣虛毒盛型脫疽
病因病機:若元氣虛弱,或犯房事,或外塗寒涼,內服克伐,損傷脾胃。 證候表現:以致患處不潰,或黑延上足。 治療方法:重者須當用腳刀轉解周骨,輕拽去之,使筋隨骨出而毒得泄,亦不痛。否則毒筋內斷,雖去而...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疔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病因病機:若攻利太過 證候表現:以致發渴、六脈虛大者 處方:宜服補中益氣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二(卷)·發無定處(上)(篇) 原文:若攻利太過,以致發渴、六脈...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癰(臀癰)
證候表現:若脾虛不能消散,或不潰不斂者。 病因病機:若脾虛不能消散。 治療方法:六君子加川芎當歸黃芪。 處方:六君子加芎、歸、黃芪。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臀癰(五...
2017-03-04 -
陰傷胃敗型內陷
症狀:局部症狀同脾腎陽衰證;伴口舌生糜,納少口幹;舌質紅絳,舌苔光如鏡,脈象細數。 治則治法:生津益胃。 方藥:益胃湯(《溫病條辨》)加減。 北沙參、麥冬、地黃、玉竹等。
2017-03-04 -
氣虛痰熱型貓眼瘡
治療方法: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補中益氣東加皂角刺、鉤藤鉤。 證候表現:頭目不清,內熱口幹體倦,痰熱血燥,秋間益甚。 病因病機:氣虛者。 方用:宜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遙散。佐以補中益氣東...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