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濕阻滯型閉經
症狀:月經延後,經量少,色淡,質黏稠,漸至月經停閉;形體肥胖,神疲倦怠,胸悶嘔惡,面浮肢腫,帶下量多,色白質稠,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苔白膩,脈滑。 治則治法:健脾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中成藥:二陳...
2017-03-04 -
肝氣鬱結型崩漏
治療方法:平肝開郁止血湯。 證候表現:婦人有懷抱甚鬱,口幹舌渴,嘔吐吞酸,而血下崩者。 病因病機:人皆以火治之,時而效,時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識為肝氣之鬱結也。夫肝主藏血,氣結而血亦結,何以反至...
2017-03-04 -
痰濕型月經過少
症狀:月經量少,質黏稠;平素帶下量多,色白質稠,形體肥胖,胸脘滿悶,嘔惡痰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治則治法:化痰燥濕調經。 方藥: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2017-03-04 -
腎虛痰濕型月經過少
症狀:經量少,色淡紅或淡黯,質粘膩如痰,帶多粘膩,胸悶嘔惡,形體肥胖,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苔白膩,脈沉或滑。 治則治法:補腎化痰,除濕調經。 中成藥:五子衍宗丸合二陳丸等。 方藥:①壽胎丸合二...
2017-03-04 -
濕熱蘊結型經期延長
症狀:行經時間延長,量多,色深紅,混雜黏液,陰中灼熱,或伴有陰癢,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臭穢;腰腹脹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止血調經。 方藥:固經丸(《...
2017-03-04 -
氣機鬱結型子煩
治療方法:分氣飲加川芎。 證候表現:又寒熱相搏,氣郁不舒,或煩躁,或嘔吐涎沫,劇則胎動不安。 病因病機:氣鬱。 處方:用分氣飲加川芎。 出處:《胎產輯萃》·卷之二(卷)·子煩(篇) 原文:氣鬱,用...
2017-03-04 -
血水互結型子滿
治療方法:治胎前四肢浮腫及腹大方。 病因病機:因產過虛,水血散入四肢。 證候表現:遂致腹脹手足(浮腫)、面目昏浮、大便閉結。 治則治法:必利小便為主。 處方:宜服後藥:蘇梗陳皮白茯桑皮枳殼大腹皮木...
2017-03-04 -
痰瘀互結型癥瘕
症狀:下腹部包塊按之不堅,時或作痛,月經後期或閉經,經質稠黏,有血塊;形體肥胖,胸脘痞悶,噁心欲嘔,肢體困倦,頭暈嗜睡,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稠;舌暗紫,舌邊、尖有瘀點、瘀斑,苔白厚膩,脈沉滑。 中成...
2017-03-04 -
濕熱瘀結型癥瘕(卵巢巧克力樣囊腫)
症狀:下腹結塊,經期腹痛加重,得熱痛增。月經量多,色紅或深紅,質粘。平素帶下量多,色黃質粘。舌質紫黯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活血祛瘀。 方藥:清熱調血湯(《古今醫鑒》)加減。丹...
2017-03-04 -
瘀血內結型癥瘕
治療方法:治血症方。 證候表現:瞀悶煩躁,迷忘驚狂,痰嘔汗多,骨熱肢冷,其蓄在下焦者,必臍下結急,外熱內痛,尺脈洪而數也。 處方:桃仁、靈脂、生地黃、牛膝、大黃、甘草。 治則治法:甘草祛逐之。 出...
2017-03-04 -
痰濕型月經後期
症狀:月經週期延後,量少,經血夾雜黏液;平素帶下量多,形體肥胖,脘悶嘔惡,腹滿便溏;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治則治法: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方藥: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茯苓、陳皮、...
2017-03-04 -
痰濕阻滯型月經後期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證候表現:經水過期而至,血淡而稠粘者。 治則治法:以化痰為主。 處方: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出處:《女科切要》·卷之一(卷)·調經門(門) 原文:血淡而稠粘...
2017-03-04 -
肝氣鬱結型經行情志異常
證候表現:經前抑鬱不樂,情緒不甯,煩躁易怒,甚至怒而發狂,經後逐漸減輕或複如常人,月經量多,色紅,經期提前;胸悶脅脹,不思飲食,徹夜不眠;苔薄膩,脈弦細。 病因病機:病由情志所傷,肝失條達,經前沖...
2017-03-05 -
濕毒蘊結型帶下病
症狀:帶下量多,色黃綠如膿,質黏稠,臭穢難聞;小腹脹痛,或腰骶脹痛,煩熱頭昏,口苦咽幹,小便短赤、色黃,大便幹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除濕止帶。 中成藥:金剛藤膠囊花紅片...
2017-03-05 -
熱毒蘊結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五味消毒飲加土茯苓、敗醬草、魚腥草、薏苡仁。 證候表現:帶下量多,黃綠如膿,或赤白相兼,或五色雜下,質粘膩,臭穢難聞;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煩熱頭暈,口苦咽幹,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舌紅,苔...
2017-03-05 -
小腸熱結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先以十棗湯下之;次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調之。 證候表現:治帶下少腹冤結而痛者。 方用:先以十棗湯下之;次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調之。 處方:十棗湯。 處方:苦楝丸。 處方:大玄胡散。 治則治法...
2017-03-05 -
肝脾鬱結型子癇
治療方法:加味歸脾湯。 證候表現:口噤背強,其候冒悶不識人,須臾自醒,良久複作。 病因病機:肝脾鬱怒。 處方:加味歸脾湯。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前門 原文:肝脾鬱怒,加味歸脾湯。
2017-03-05 -
脾氣鬱結型子懸
治療方法:歸脾東加柴胡梔子枳殼。 證候表現:胎上逼心。 病因病機:若脾鬱所致。 處方:用歸脾東加柴、梔、枳殼。 出處:《證治準繩·女科》·卷之四(卷)·胎前門(門) 原文:若脾鬱所致,用歸脾東加柴...
2017-03-05 -
痰濕型小兒咳嗽
證候表現: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喉間痰聲漉漉,胸悶納呆,神情困倦,舌淡紅,苔白,脈滑。 病因病機:濕生於脾,脾濕盛者,釀液成痰,貯阻肺絡,故咳嗽痰多。濕為陰邪,故痰白稀。痰阻氣道,故喉間痰聲漉漉。 ...
2017-03-05 -
心肺蘊結型小兒咳嗽
治療方法:清寧散。 證候表現:咳而喉仲介介有聲,面赤發熱心煩,或咽喉痛聲啞者。 病因病機:此肺病兼見心證。 處方:宜清寧散。咽喉痛,沆瀣丹。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卷)·咳嗽證治(篇) 原文:...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