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經積熱型虛勞
治療方法:羚羊角散。 病因病機:盡力謀慮而成。實熱則關格牢澀不通。 證候表現:關格牢澀不通,眼目赤澀,煩悶熱壅,毛悴色夭 處方:宜羚羊角散。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
2017-03-04 -
熱毒傷津型痹證
治療方法:五味消毒飲合犀黃丸。 病因病機:如熱毒熾盛,化火傷津,深入骨節 證候表現:而見關節紅腫,觸之灼熱,疼痛劇烈如刀割,筋脈拘急抽攣,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
2017-03-04 -
濕熱傷肺型痿病
治療方法:清燥湯。 病因病機: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 治則治法:故寒涼以救之。 證候表現: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
2017-03-04 -
暑熱傷氣型濕溫
證候表現:濕溫證,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身熱氣高,心煩溺黃,口渴自汗,脈虛者。 病因病機:同一熱渴自汗,而脈虛神倦,便是中氣受病,而非陽明鬱熱。濕熱傷氣。 處方:東垣用清暑益氣湯主治。方用人參、黃芪...
2017-03-04 -
熱傷胃陰型春溫
證候表現:春溫熱渴不已,舌光色絳,心悸神迷。 病因病機:舌絳而光,是無苔也,煩熱消渴,胃津涸也。更兼心悸神迷,營液亦耗。此熱傷胃陰。 處方:非藉複脈之生地,鮮斛、麥冬、甘草以養胃陰,阿膠、牡蠣、白...
2017-03-04 -
熱傷心營型春溫
證候表現:春溫煩熱口渴,舌黃尖絳,昏譫脈洪。此乃舌黃尖絳,神昏譫語。 病因病機:血分已熱,心營被灼。此陽明氣血燔蒸。 處方:故用玉女煎之石膏、知母以清氣,生地、元參以涼血,連翹、菖蒲、竹葉以清心營...
2017-03-04 -
熱傷血分型春溫
證候表現:下後熱不止,脈澀咽痛,胸滿多汗。 病因病機:熱傷血分也。 處方:葶藶苦酒湯吐之。 出處:《溫熱暑疫全書》·卷一溫病方論(卷)·春溫集補證治並方(篇) 原文:下後熱不止,脈澀咽痛,胸滿多汗...
2017-03-04 -
熱傷肺絡型暑溫
證候表現:但咳無痰,咳聲清高者 處方:清絡飲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麥冬、知母主之。 病因病機:咳聲清高,金音清亮,久咳則啞,偏於火而不兼濕也 處方:即用清絡飲,清肺絡中無形之熱,加甘、桔開提,甜杏...
2017-03-04 -
熱傷肺胃型暑溫
證候表現: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 誤治: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則淋甚 處方:可與東垣清暑益氣湯。 病因...
2017-03-04 -
暑傷津氣型暑溫
症狀:身熱氣短,心煩口渴,自汗,神疲肢倦,小便黃赤,舌紅,苔薄黃而幹,脈細弱無力。 病因病機:暑熱毒邪鬱蒸,傷津耗氣。 治則治法:清熱滌暑,益氣生津。 方藥:王氏清暑益氣東加減。西洋參(單煎)6~...
2017-03-04 -
燥熱傷氣型秋燥
證候表現:秋燥初起,頭脹無汗,灑灑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燥,舌白少津。 病因病機:此條乃燥症之提綱。凡秋燥之來,必由秋陽太暴,致陽氣化風,風又化燥,燥必化火,先傷肺金。苟其人真陰不足,木火偏燃,不...
2017-03-04 -
火毒傷津型丹毒
治療方法:國老膏、黃連消毒飲。 證候表現:丹毒發如湯火傷,細癗赤暈渴非常。(注)此證生於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癗無數,赤暈延開,發時其渴非常。 病因病機:丹石剛劑致此證。(注)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 ...
2017-03-04 -
瘀熱傷陰型石癭
治療方法:通竅活血湯合養陰清肺東加減。 證候表現:晚期石癭,或潰破流血水,或頸部他處發現轉移性結塊;伴形倦體瘦,或聲音嘶啞;舌紫黯,或見瘀斑,脈沉或澀。 病因病機:久病不愈,瘀熱不解,心腎陰液漸耗...
2017-03-04 -
火盛積熱型陰瘡
治療方法:抽薪飲、大分清飲。 證候表現:淋澀而火盛痛脹者。 病因病機:淋澀而火盛痛脹者。 處方:宜大分清飲。 處方:或抽薪飲。 出處:《景嶽全書(卷26-38)》·卷之三十八人集婦人規(下)(卷)...
2017-03-04 -
胃中積熱型胎黃
治療方法:瀉黃散。 證候表現: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黃也,腹大食土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 病因病機:胃熱胎黃也。 處方:用瀉黃散(脾)。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
2017-03-05 -
暴熱傷風型小兒咳嗽
治療方法:小柴胡湯、清肺飲、羌活散、青木香湯、五拗湯。 病因病機:乍暖脫著,暴熱遇風,邪氣侵於皮膚,肺先受之。此是傷風壅痰作嗽。 證候表現:而為咳嗽,若初得時面赤唇紅,氣粗發熱,嗽來痰鳴。 處方:...
2017-03-05 -
心脾積熱型鵝口瘡
症狀:口舌白屑堆積,黏膜紅赤,或伴發熱,面赤,手足心熱,煩躁不安或啼哭,口幹口臭或口渴,嗆奶或嘔吐,納呆,小便黃赤,大便幹結,舌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或指紋紫紅。 治則治法:清心瀉脾。 中成藥:清...
2017-03-05 -
風熱傷絡型小兒紫癜
症狀:起病較急,皮膚紫斑色較鮮紅,呈腰部以下對稱性分佈,略高出皮膚,或有癢感。伴有發熱,腹痛,關節酸痛等症。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涼血活血。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連翹...
2017-03-05 -
風熱傷絡型小兒過敏性紫癜
症狀:紫癜以下肢和臀部為多,可伴蕁麻疹,也可見於上肢,對稱分佈,顏色較鮮紅,大小形態不一,可融合成片,或有癢感,並可見關節腫痛、腹痛、便血、尿血等症,前驅症狀多為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紅、鼻衄、...
2017-03-05 -
心經積熱型驚風
治療方法: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 證候表現:牙關緊急,竄視反張,搐搦顫動。 病因病機:邪入心。 處方:用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亦通。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二肝臟部(集)·驚(篇) 原文:邪入心,...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