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心脾積熱型鵝口瘡

症狀:口舌白屑堆積, 黏膜紅赤, 或伴發熱, 面赤, 手足心熱, 煩躁不安或啼哭, 口幹口臭或口渴, 嗆奶或嘔吐, 納呆, 小便黃赤, 大便幹結, 舌紅, 苔薄黃或膩, 脈滑數或指紋紫紅。

治則治法:清心瀉脾。

中成藥:清熱解毒口服液:每支10ml。 成人劑量:每服10~20ml, 每日3次。 建議用法用量:每服劑量:6歲10ml, 每日3次。 王氏保赤丸:每60粒0.15g。 6個月以內, 每次5粒;6個月~2歲, 每增加1個月增加1粒;2~7歲, 每增加半歲增加5粒。 病輕者每日1次, 重者每日2~3次。 健兒清解液:每支10ml。 每服嬰兒4ml、5歲以內8ml、6歲以上10ml, 每日3次。 冰硼散:塗敷患處, 每次適量, 每日3次。 青黛散:塗敷患處, 每次適量, 每日2~3次。
珠黃散:塗敷患處, 每次適量, 每日2~3次。 錫類散:塗敷患處, 每次適量, 每日1~2次。 西瓜霜:噴、吹或敷於患處, 每次適量, 每日數次;重症者兼內服, 每次1~2g, 每日3次。

方藥:清熱瀉脾散(《醫宗金鑒》)加減。 黃連、梔子、黃芩、石膏、地黃、燈心草、甘草。 加減:大便秘結者, 加大黃;口幹喜飲者, 加石斛、玉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