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鬱化熱型胸痹
病因病機:氣鬱日久化熱 證候表現:心煩易怒,口幹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者 處方:丹梔逍遙散。 治則治法:疏肝清熱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二章心系病證(卷)·第二節胸痹(篇) 原文:氣鬱日久化熱,...
2017-03-04 -
肝氣不舒型健忘
症狀:健忘頭痛,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胸悶脅痛,每因情緒變化而增減,舌苔薄白,脈弦。 病因病機:肝氣不舒,氣血不暢,神明被擾。 治則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9g,陳皮9g,白芍6...
2017-03-04 -
氣鬱胸膈型反胃
治療方法:利膈丸。 證候表現:便秘壅遏,食不能下,食入反出。 處方:應利膈,利膈小承參草木,歸藿檳桃麻蜜丸。(注)利膈,謂利膈丸,即枳殼、厚樸、大黃、人參、甘草、木香、當歸、藿香、檳榔、桃仁、火麻...
2017-03-04 -
氣鬱痰阻型吐酸(胃食管反流病)
症狀:咽喉不適如有痰梗,胸膺不適,噯氣或反流,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半夜嗆咳,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則治法:開鬱化痰,降氣和胃。 方藥:旋覆代赭湯合半夏厚樸東加減。旋覆花、代赭石、蘇葉、蘇梗、半夏、...
2017-03-04 -
氣機鬱滯型呃逆
治療方法:五磨飲子加減。 證候表現:呃逆連聲,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滿,噯氣納減,腸鳴矢氣,苔薄白,脈弦 病因病機:肝氣鬱滯,橫逆犯胃,胃氣上逆 治則治法:順氣解鬱,和胃降逆 ...
2017-03-04 -
七情氣鬱型腹痛
治療方法:七氣湯。 病因病機:七情內結,或寒氣外攻 證候表現: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即欲死 處方:宜七氣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四冊(卷)·諸痛門(門...
2017-03-04 -
肝氣乘脾型泄瀉
症狀:泄瀉腹痛,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誘發,腹痛欲瀉,瀉後痛減;平素多伴胸脅脹悶,噯氣食少,矢氣頻作;舌苔薄白或薄膩,脈細弦。 病因病機:情志不暢,肝失條達,橫逆乘脾,脾運無權。 治則治法:抑肝...
2017-03-04 -
肝氣上逆型吐血
治療方法:解血平氣湯。 病因病機:人有大怒而吐血者 證候表現:人有大怒而吐血者,或傾盆而出,或衝口而來,一時昏暈 預後:亦生死頃刻也 治則治法:倘以止血藥治之,則氣悶而不能安;倘以補血藥治之,則胸...
2017-03-04 -
肝氣犯胃型嘔吐
症狀:嘔吐吞酸,噯氣頻頻,胃脘不適,胸脅脹痛,每遇情志刺激而病情加劇,苔薄白,脈弦。 病因病機:肝氣鬱結,橫逆犯胃。 治則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四逆散合半夏厚樸東加減。柴胡9g,枳殼9...
2017-03-04 -
肝氣上逆型嘔吐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藿香砂仁撫芎香附紫蘇連翹、逍遙散、左金丸。 病因病機:或因氣逆 證候表現:必痛連脅筋 處方:宜二陳東加藿香、砂仁、撫芎、香附、紫蘇、連翹之類,或另用左金丸、逍遙散之類。 出處:《...
2017-03-04 -
氣鬱痰阻型噎膈
治療方法:滌痰丸、《和劑》四七湯、丁沉透膈湯。 病因病機:痰膈,因七情傷于脾胃,鬱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遂成噎膈 證候表現:其病令人胸膈痞悶,飲食輒噎,不得下入胃中,必反上逆而嘔,與痰俱出 ...
2017-03-04 -
肝氣虧虛型脅痛
治療方法:四物東加柴胡青皮。 病因病機:肝氣虛 證候表現:脅痛者,悠悠不止,耳目??善恐 處方:四物東加柴胡、青皮。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脅痛(篇) 原文:肝氣虛,脅痛者,悠悠不止,...
2017-03-04 -
氣鬱痰阻型癭病
症狀:頸前結塊腫大,彌漫對稱,邊緣不清,腫塊一般光滑、柔軟。病程日久者可捫及結節。腫塊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由頸部下垂胸前。重者可胸悶、憋氣、咳嗽或吞咽困難。 病因病機:水土因素,使氣機不...
2017-03-04 -
氣鬱痰阻型癭痛
症狀:癭腫、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脅肋不舒,納差,體倦乏力,質淡紅,薄白苔或薄膩苔,脈弦滑。 治則治法:理氣解鬱,化痰散結。 中成藥:逍遙散合板藍根沖劑、抗病毒顆粒、夏枯草口服液等。 方藥:柴胡疏肝...
2017-03-04 -
氣鬱火旺型癭痛
症狀:癭腫、疼痛減輕,心悸汗出,心煩少寐,頭暈乏力,舌紅,苔少,脈弦數。 治則治法:行氣解鬱,瀉火消腫。 中成藥:銀黃含片、黃連上清丸、片仔癀等。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當歸、白芍、柴...
2017-03-04 -
血氣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治血郁方。 病因病機:血鬱者 證候表現: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 處方:血鬱:桃仁(去皮)紅花青黛川芎(撫芎亦可)香附。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三(卷)·六鬱(篇) 原文:血鬱者,四...
2017-03-04 -
痰氣鬱結型鬱病
治療方法:半夏厚樸東加減。 證候表現: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氣鬱痰凝,阻滯胸咽 治則治法:行氣開鬱,化痰散結 方用:半夏厚樸東...
2017-03-04 -
氣鬱型內傷發熱
治療方法:丹梔逍遙散加減。 證候表現:發熱多為低熱或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鬱,脅肋脹滿,煩躁易怒,口幹而苦,納食減少,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因病機:氣鬱日久,化火生熱 治則治法:疏肝...
2017-03-04 -
肝脾氣鬱型乳岩
證候表現:乳岩初結核隱疼,核無紅熱身寒熱。(注)自乳中結核起,初如棗栗,漸如棋子,無紅無熱,有時隱痛。 病因病機:肝脾兩損氣鬱凝。(注)此證由肝、脾兩傷,氣郁凝結而成。 治則治法:速灸養血免患攻。...
2017-03-04 -
脾氣鬱結型子懸
治療方法:歸脾東加柴胡梔子枳殼。 證候表現:胎上逼心。 病因病機:若脾鬱所致。 處方:用歸脾東加柴、梔、枳殼。 出處:《證治準繩·女科》·卷之四(卷)·胎前門(門) 原文:若脾鬱所致,用歸脾東加柴...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