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熱型頭痛
症狀:頭脹痛,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面紅目赤,口渴欲飲,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風熱外襲,上擾清空,竅絡不和。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芎芷石膏東加減。川芎9g,白芷1...
2017-03-04 -
胃中有熱型頭痛
治療方法:調胃承氣湯。 證候表現:陽明頭痛,不惡寒,微惡熱,不大便 處方:調胃承氣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五(卷)·傷寒(篇) 原文:陽明頭痛,不惡寒,微惡熱,不大便,調胃承氣湯。
2017-03-04 -
小腸實熱型淋證(血淋)
治療方法:治實熱血淋方。 證候表現:小便淋瀝,血色鮮紅,脈必數而有力。 病因病機:心與小腸實熱 處方:柿蒂、側柏、黃連、黃柏、生地黃、牡丹皮、白芍藥、木通、澤瀉、茯苓。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
2017-03-04 -
營血虛熱型淋證(血淋)
治療方法:八珍湯合益元散、六味丸加側柏葉車前子白芍。 證候表現:脈虛弱者 病因病機:血虛 處方:六味丸加側柏葉、車前子、白芍、八珍湯,送益元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淋濁(篇) 原文...
2017-03-04 -
膀胱蓄熱型淋證(石淋)
治療方法:鱉甲散、茅根湯、人參散方、白茅湯、《三因》石燕丸、《外台》療石淋方、海金沙散。 病因病機:膀胱結熱,水液燥聚 證候表現:有如沙石,隨溺而出,其大者留礙水道,痛引小腹,令人悶絕也 處方:人...
2017-03-04 -
腎陰虛熱型淋證
症狀:尿色淡紅,尿痛澀滯不顯,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舌淡紅,脈細數。 病因病機:腎陰不足,虛火盛而血外溢引起。 治則治法:滋陰清熱,補虛止血。 方藥:用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或知柏地黃東加減。生地...
2017-03-04 -
小腸實熱型淋證(熱淋)
治療方法:導赤散。 證候表現:熱淋溺赤如血而少,時煩渴者 處方:導赤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淋濁(篇) 原文:熱淋溺赤如血而少,時煩渴者,(導赤散。)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癃閉
症狀:小便點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口幹不欲飲,或大便不暢,舌質紅苔根黃膩,脈數。 病因病機:中焦濕熱不解或濕熱素盛,熱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通利小便。...
2017-03-04 -
肝膽濕熱型鬱病
症狀:情緒抑鬱或急躁易怒,鬱悶不舒,失眠多夢,脅肋滿悶,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肝鬱日久化火,肝火與水濕搏結,化為濕熱,蘊結肝膽。 治則治法:清肝...
2017-03-04 -
邪郁化熱型鬱病
治療方法:治熱郁方。 病因病機:熱鬱者 證候表現:瞀悶,小便赤,脈沉數 處方:熱鬱:山梔(炒)青黛香附蒼術撫芎。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三(卷)·六鬱(篇) 原文:熱鬱者,瞀悶,小便赤,脈沉數;...
2017-03-04 -
寒郁成熱型鬱病
病因病機:寒郁成熱 治則治法:瀉之 處方:羚羊角、山梔、生白芍、丹皮、川黃連、川石斛。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鬱(篇) 原文:寒郁成熱,瀉之,(羚羊角、山梔、生白芍、丹皮、川黃連、川石...
2017-03-04 -
陰虛內熱型肥胖
症狀:肥胖,頭昏眼花,頭脹頭痛,腰痛腿軟,五心煩熱,低熱,舌尖紅,舌苔薄,脈細數微弦。 治則治法:滋陰補腎。 方藥:杞菊地黃東加減。枸杞子15g,麥冬12g,生地黃15g,山茱萸9g,山藥12g,...
2017-03-04 -
陰虛內熱型懸飲
治療方法:沙參麥冬湯合瀉白散加減。 證候表現:咳嗆時作,咯吐少最黏痰,口乾咽燥,或午後潮熱,顴紅,心煩,手足心熱,盜汗,或伴胸脅悶痛,病久不復,形體消瘦,舌質偏紅,少苔,脈小數 病因病機:飲阻氣鬱...
2017-03-04 -
肝經虛寒型虛勞
治療方法:灸肝俞。續斷湯。 病因病機:盡力謀慮而成。虛寒則口苦骨疼 證候表現:口苦骨疼,筋攣煩悶 處方:宜續斷湯。 療法:灸肝俞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門(門) ...
2017-03-04 -
脾經積熱型虛勞
治療方法:小甘露飲。 病因病機:意外致思而成。實熱則四肢不和。 證候表現:則四肢不和,脹滿氣急不安 處方:宜小甘露飲。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門(門) 原文:實熱...
2017-03-04 -
肝經熱盛型痙病
治療方法:羚角鉤藤東加減。 證候表現:高熱頭痛,口噤齘齒,手足躁動,甚則項背強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舌質紅絳,舌苔薄黃或少苔,脈弦細而數 病因病機:邪熱熾盛,動風傷津,筋脈失和 治則治法:清肝潛...
2017-03-04 -
脾經鬱結型痙病
治療方法:加味歸脾湯。 病因病機:脾經鬱結 證候表現: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 處方:用加味歸脾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諸風門(門) 原文:脾經鬱結,用加味歸脾...
2017-03-04 -
濕熱型腰痛
治療方法:四妙丸加減。 證候表現:腰部疼痛,重著而熱,暑濕陰雨天氣症狀加重,活動後或可減輕,身體困重,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病因病機:濕熱壅遏,經氣不暢,筋脈失舒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舒...
2017-03-04 -
內蓄風熱型腰痛
治療方法:甘豆東加續斷天麻。 證候表現:熱痛脈必洪數、口渴便秘 處方:甘豆東加續斷、天麻。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腰脊腿足痛(篇) 原文:熱痛脈必洪數、口渴便秘,(甘豆東加續斷、天麻。)
2017-03-04 -
中焦濕熱型濕溫
症狀:發熱,尿黃赤,汗出,胸脘痞悶,嘔惡,便秘,舌苔厚膩,或黃,或白,脈滑數。 病因病機:濕邪阻於中焦,濕熱交蒸。 治則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茯苓皮湯或藿香正氣散加減。赤茯苓12g,白茯苓12g...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