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肪濕熱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白帶,灸中極穴,在臍下四寸。治白帶方。 證候表現:帶下者,婦人陰中濁液,白滑粘膩,形如涎涕者,綿綿下注,從帶而出,故曰白帶。其症多無痛楚,或臍下痛者,或穢臭不堪近者,皆濕熱之最盛者也。驗...
2017-03-05 -
小腸虛熱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四物五苓各半湯。 病因病機:下截之血,小腹主之,有因血虛而虛熱陷下小腸。 證候表現:致小便澀痛,色白如泔,或成砂粒。 治則治法:不可作淋治,用冷劑。 處方:宜四物五苓各半帖和煎。 出處:...
2017-03-05 -
肝脾濕熱型帶下病
治療方法:側柏葉丸。 證候表現:漏紅如豬血水,日夜不止。其婦精神短少。 處方:急用側柏葉丸。側柏葉丸方(五十六)側柏葉黃芩(各四兩)煉蜜為丸,白滾湯送百粒即愈。 出處:《竹林寺女科》·上卷(卷)·...
2017-03-05 -
風襲肝經型子癇
證候表現:頭項強直,筋攣語澀,痰涎壅甚,昏不知人。 治療方法:羚羊角散。 病因病機:妊娠中風。 處方:宜羚羊角散。 出處:《婦科玉尺》·卷二(卷)·胎前(篇) 原文:妊娠中風,頭項強直,筋攣語澀,...
2017-03-05 -
肝膽風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鉤藤散。 證候表現:口噤背強,其候冒悶不識人,須臾自醒,良久複作。 病因病機:肝火風熱。 處方:鉤藤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前門 原文:肝火風熱,鉤藤散。
2017-03-05 -
心肝風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羚羊角散。 證候表現:暴僕抽搐不識人,須臾自醒子癇名。(注)孕婦忽然顛僕抽搐,不省人事,須臾自醒,少頃複如好人。 處方:羚羊角散防獨杏,五加棗草薏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宜用羚羊角散,即防...
2017-03-05 -
膀胱血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逍遙散。 證候表現:若項強筋攣,語澀痰盛。 病因病機:或因勞役所傷,或食煎炒,此是血得熱而流於脬中。 治則治法:宜清膀胱。 處方:用逍遙散。 出處:《女科撮要》·卷下(卷)·保胎(篇) ...
2017-03-05 -
肝火血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加味逍遙散。 證候表現:若項強筋攣,語澀痰盛;或遺尿不禁,或為頻數。 病因病機:此是肝火血熱。 處方:用加味逍遙散。 出處:《女科撮要》·卷下(卷)·保胎(篇) 原文:或遺尿不禁,或為頻...
2017-03-05 -
血虛挾熱型子癇
治療方法:羚羊散、四物東加黃連黃芩。 證候表現:孕婦忽然冒悶,不識人事,角弓反張,須臾則蘇,狀若中風,名曰子癇。 異名:亦謂之風症,又名子冒。 處方:四物湯養血,加連、芩降火。四物湯方在前。 證候...
2017-03-05 -
胃中積熱型胎黃
治療方法:瀉黃散。 證候表現: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胎黃也,腹大食土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 病因病機:胃熱胎黃也。 處方:用瀉黃散(脾)。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
2017-03-05 -
茯苓治療脫髮 只適用於濕熱型脫髮
導語:茯苓治療脫髮。中醫大師認為,禿髮的形成,多因水氣(濕氣)上泛巔頂(頭部),侵蝕發根,使發根腐而枯落。茯苓能上行滲水濕,濕去則發生,雖不是直接生髮,但亦合乎“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療法則。茯...
2017-03-05 -
風熱型小兒感冒
證候表現:發熱較重,惡風,有汗熱不解,頭痛,鼻塞,或流黃涕,咳嗽聲重,痰粘白或稠黃,咽紅或痛,口幹引飲,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而幹,脈浮數。 病因病機:外感風熱,邪在衛表,故發熱較重,有汗熱不退。風熱...
2017-03-05 -
傷風虛熱型小兒感冒
治療方法:白術散、薷苓湯。 證候表現:春月得之名傷風,其證發熱而渴,小便短少。 治則治法:宜先清熱後補脾。 處方:清熱薷苓湯,補脾白術散。 出處:《幼科發揮》·五臟主病(篇)·脾所生病(章) 原文...
2017-03-05 -
風熱型小兒咳嗽
證候表現: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吐痰粘稠色黃,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或伴發熱,頭痛,惡風,微汗出,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風熱犯肺,肺失清肅,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鼻流濁涕,咽喉疼...
2017-03-05 -
外寒內熱型小兒哮喘(發作期)
症狀:氣喘,喉間哮鳴,咳嗽痰黏、色黃、難咯,胸悶,噴嚏,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面色紅赤,夜臥不安,無汗,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幹,咽紅,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緊或滑數,指紋浮紅或沉紫。 治則治...
2017-03-05 -
外寒裡熱型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
症狀:咳嗽氣喘,喉間哮鳴,痰黏色黃,鼻流清涕,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緊或滑數。 治則治法:解表清裡,止咳定喘。 方藥:大青龍東加減。炙麻黃、桂枝、生薑、生石膏、白芍、黃芩、五味子、甘草等。
2017-03-05 -
肺寒化熱型小兒哮喘
治療方法:五虎湯、一撚金。 證候表現:胸高脹滿脅作坑,鼻竅扇動神悶亂。故胸高氣促,肺脹喘滿,兩脅扇動,陷下作坑,鼻竅扇張,神氣悶亂。 處方:五虎一撚服最靈。初遇之急服五虎湯,繼用一撚金下之。 病因...
2017-03-05 -
陰虛肺熱型肺炎喘嗽
症狀:咳喘持久,時有低熱,手足心熱,乾咳,痰量少或無痰,咯痰帶血,面色潮紅,口幹、口渴欲飲,神疲倦怠,夜臥不安,形體消瘦,盜汗,便秘,小便黃少,病程遷延,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細數,指紋淡紅。 ...
2017-03-05 -
心脾積熱型鵝口瘡
症狀:口舌白屑堆積,黏膜紅赤,或伴發熱,面赤,手足心熱,煩躁不安或啼哭,口幹口臭或口渴,嗆奶或嘔吐,納呆,小便黃赤,大便幹結,舌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或指紋紫紅。 治則治法:清心瀉脾。 中成藥:清...
2017-03-05 -
脾胃虛熱型小兒口瘡
治療方法:當歸散、立效飲、牛蒡湯、地黃膏、天竺黃散、綠袍散、黃金散、百解散、三解散。 證候表現:若口內白爛於舌上,口外糜潰於唇弦,瘡少而大,不甚為痛,常流清水。 病因病機:此因脾胃虛熱上蒸,內已先...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