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熱濕滯型囊癰
治療方法:清肝滲濕湯。 證候表現:腎囊癰,寒熱已退。 處方: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九(卷)·下部(篇) 原文: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2017-03-04 -
濕熱氣滯型臁瘡
治療方法:新起宜貼三香膏,初服黃芪丸。 證候表現:生在兩脛內廉骨,初發先癢後痛,紅腫成片,破津紫水。 方用:新起宜貼三香膏,初服黃芪丸。 處方:三香膏。 處方:黃芪丸。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
2017-03-04 -
寒凝氣滯型疝氣
治療方法:三層茴香丸。 證候表現:陰囊腫大頑鞕。 處方:三層茴香自可痊。(注)此茴香丸,方在《醫宗必讀》。 出處:《雜病心法要訣》·卷四十二(卷)·諸疝治法(篇) 原文:?疝不問新與久,三層茴香自...
2017-03-04 -
熱盛陰虛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 -
氣血不足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上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次服內托羌活湯。 處方:荊防敗毒散。 處方:內托羌活湯。 ...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癰(下馬癰)
治療方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托羌活湯。 證候表現:生於臀肉之下摺紋中,初起如粟,黃膿小皰,漸生焮痛,寒熱往來。 治則治法: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 方用:初服荊防敗毒散以退寒熱,次服內...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外科...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處方:檳蘇散。 處方:...
2017-03-04 -
肝虛痰濕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 病因病機:由肝虛濕痰下注也。 處方:宜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癰(肚門癰)
治療方法: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於大腿肚,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方用: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處方:六味地黃...
2017-03-04 -
熱淫於內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內疏黃連湯、雙解貴金丸。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焮腫便秘,煩燥飲冷,脈數者。 病因病機:熱淫於內也。 處方:宜內疏黃連湯。 治則治法:或雙解貴金丸下之。 處方:雙解貴金丸。 出處:《...
2017-03-04 -
風濕流注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腫痛寒熱,脈沉而無力,胸腹脹滿,飲食如常者。 處方:宜服檳蘇散。 方用:宜服檳蘇散。如腫痛寒熱已止,即換服逍遙散。 ...
2017-03-04 -
肝虛痰濕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腫痛色不變,寒熱,食少體倦者。 病因病機:由肝虛濕痰下注也。 處方:宜補中益氣東加茯苓、半夏、芍藥服之。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癰(箕門癰)
治療方法: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證候表現:生於股內近膝,若患此入房,腫硬,二便不通者。 方用: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車前;俟二便通利,仍服補中益氣湯。 處方:六味地...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癰
症狀:多繼發於手部疔瘡之後,腫塊發於腋下;腋部暴腫,皮色不變或微紅,灼熱疼痛,胸脅牽痛;全身發熱,頭痛,口苦咽幹。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解鬱,消腫化毒。 方藥:柴胡清肝湯(《醫宗...
2017-03-04 -
火毒凝結型癰
症狀:局部突然腫脹,光軟無頭,迅速結塊,皮膚焮紅,灼熱疼痛;日後逐漸擴大,高腫發硬;重者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疼,泛惡,口渴。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洪數。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行瘀活血。 方藥:仙...
2017-03-04 -
熱盛釀膿型癰
症狀:患部腫勢高突,疼痛劇烈,焮紅灼熱,為釀膿。若皮膚紅腫發亮,痛如雞啄,腫塊變軟有應指感時,為膿已成。若潰後腫硬不消,紅熱不退,按之痛甚,膿腐較多者,為熱毒壅滯不去;常伴有高熱,口幹;舌質紅,舌...
2017-03-04 -
濕熱蘊阻型癰
症狀:發病前多有患側足、腿部皮膚破傷染毒史;腫塊發生在腹股溝或膕窩部,木硬腫脹,焮熱疼痛,患肢拘急,屈曲難伸;惡寒發熱,口苦且幹,納呆。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利濕熱,和營活血。 ...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癰
症狀:膿水稀薄,瘡面新肉不生,色淡紅不鮮或暗紅,癒合緩慢;伴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少。舌淡胖,舌苔少,脈沉細無力。 治則治法:益氣養血,生肌收斂。 方藥:八珍湯(《正體類要》)加減。人參、白術、茯...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