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滯痰凝型子癰
治療方法:橘核丸加減。 證候表現:見於慢性子癰;附睾結節,子系粗腫,輕微觸痛,或牽引少腹不適;多無全身症狀;苔薄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肝氣鬱結,痰凝阻滯,局部經絡不暢,氣血不利,到腎子處凝結成塊...
2017-03-04 -
肝熱濕滯型囊癰
治療方法:清肝滲濕湯。 證候表現:腎囊癰,寒熱已退。 處方: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九(卷)·下部(篇) 原文: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2017-03-04 -
肝鬱痰火型癰
症狀:多繼發於手部疔瘡之後,腫塊發於腋下;腋部暴腫,皮色不變或微紅,灼熱疼痛,胸脅牽痛;全身發熱,頭痛,口苦咽幹。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解鬱,消腫化毒。 方藥:柴胡清肝湯(《醫宗...
2017-03-04 -
寒凝濕滯型癰(臀癰)
治療方法:萬靈丹、桂枝和營湯。 證候表現:臀癰生於臀上胯下近大腿處;形大如盤,腫闊盈尺,上覆其腰,下遮其胯。如漫腫色白,脈虛弱者。 病因病機:此寒凝濕滯,氣血兩虛。 處方:宜與桂枝和營湯,兼服萬靈...
2017-03-04 -
氣滯痰凝型瘰鬁
治療方法:逍遙散合二陳東加減。 證候表現:結塊腫大如豆粒,一個或數個不等。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無明顯全身症狀;苔膩,脈弦滑。 病因病機:情志內傷,肝氣不舒,脾失健運,痰熱內生,...
2017-03-04 -
脾虛痰滯型瘰鬁
治療方法:香砂六君子湯。 證候表現:瘰鬁馬刀潰破後食少便瀉者。 處方:宜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四(卷)·項部(篇) 原文:食少便瀉者,宜香砂六君子湯;
2017-03-04 -
氣滯血瘀型褥瘡
症狀:局部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或有破損,舌苔薄,舌邊有瘀點,脈弦。 治則治法:理氣活血。 方藥: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加減。柴胡、枳殼、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黃、懷牛膝、...
2017-03-04 -
氣滯血瘀型油風
證候表現:病程較長,頭髮脫落前先有頭痛或胸脅疼痛等症;伴夜多惡夢,煩熱難眠;舌有瘀斑,脈沉細。 病因病機:憂思鬱結氣滯、跌僕或久病或瘀,阻滯於頭竅胸脅,故病程較長,頭髮脫落前先有頭痛或胸脅疼痛等症...
2017-03-04 -
氣滯不潮型白禿瘡
治療方法:潤肌膏。 證候表現:如禿斑光潤不癢, 病因病機:內血已潮, 處方:以姜蘸潤肌膏常擦,其發漸生。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如禿斑光潤不癢,內血已潮,以薑蘸潤...
2017-03-04 -
氣滯血瘀型蟹足腫病
症狀:局部瘢痕質地堅硬、針刺樣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象細弦或弦澀。 治則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生地黃、桃仁、紅花、赤芍藥、當歸尾、參三七、莪術、三棱、炙山甲、土鼈蟲...
2017-03-04 -
肝鬱火旺型蟹足腫病
症狀:局部瘢痕紅腫疼痛,口幹口苦、情志易怒、目赤、失眠、便秘,舌苔薄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瀉火,消腫止痛。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牡丹皮、梔子、白術、黑芝麻、柴胡、當歸、茯苓、甘草、芍藥、忍...
2017-03-04 -
毒鬱血滯型麻風
證候表現:皮損有斑疹、丘疹、斑塊、結節和彌漫性浸潤等,形態似瘤型,多彌漫不清,呈淡紅或棕褐色。分佈廣泛,不完全對稱。眉毛、頭毛均可脫落,晚期亦可形成“麻風獅面”。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
2017-03-04 -
熱盛血滯型月經先期
治療方法:用姜芩四物湯通之。逐瘀須用佛手散。 證候表現:月經先期而至,若血澀少,其色赤者。 病因病機:血滯薑芩丹附延。若血澀少,其色赤者,乃熱盛滯血。 處方:血滯薑芩丹附延。用四物東加薑黃、黃芩、...
2017-03-04 -
痰濕阻滯型閉經
症狀:月經延後,經量少,色淡,質黏稠,漸至月經停閉;形體肥胖,神疲倦怠,胸悶嘔惡,面浮肢腫,帶下量多,色白質稠,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苔白膩,脈滑。 治則治法:健脾燥濕化痰,活血調經。 中成藥:二陳...
2017-03-04 -
肝鬱化火型閉經
治療方法:逍遙散加瓜蔞川貝母生牡蠣青皮。 病因病機:若肝火熾盛。 證候表現:左脅刺痛,頸生瘰鬁。室女經閉。 處方:逍遙散,加瓜蔞、川貝母、生牡蠣、青皮。 出處:《女科要旨》·卷一(卷)·調經(篇)...
2017-03-04 -
氣滯血瘀型經行頭痛
症狀:經前或經期頭部刺痛或脹痛,或頭痛劇烈,痛如錐刺,經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面色晦暗或有暗斑;舌邊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 治則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中成藥:血府逐瘀口服液。 方藥...
2017-03-04 -
肝鬱化熱型經行頭痛
症狀:經前或經期頭部灼痛,顳側明顯,或月經提前,經量偏多,色紅,質黏稠;心煩易怒,胸脅脹悶,善太息,口苦咽幹,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疏肝解鬱,清熱止痛。 中成藥:加味逍遙口服液...
2017-03-04 -
瘀血停滯型小產
治療方法:回生丹、益母丸。 病因病機:惡血不出凝脹痛;若惡血瘀滯不行。 證候表現:惡血不出凝脹痛。腹脅脹痛者。 處方:回生益母酌相當。回生丹。 處方:回生益母酌相當。益母丸。 出處:《婦科心法要訣...
2017-03-04 -
氣虛血滯型小產
辨證:然胞胎傷損而流血者,其傷淺;血室傷損而流血者,其傷深。傷之淺者,疼在腹;傷之深者,暈在心。同一跌撲損傷,而未小產與已小產,治各不同。 病因病機:妊婦有跌撲閃挫,遂致小產,血流紫塊,昏暈欲絕者...
2017-03-04 -
氣滯痰凝型子煩
治療方法:紫蘇飲。 證候表現:又寒熱相搏,氣郁不舒,或煩躁,或嘔吐涎沫,劇則胎動不安。 病因病機:氣滯。 處方:用紫蘇飲。 出處:《胎產輯萃》·卷之二(卷)·子煩(篇) 原文:氣滯,用紫蘇飲。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