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鬱化熱型肺脹
治療方法: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兼清鬱熱。 病因病機:飲鬱化熱 證候表現:煩躁而喘,脈浮 方用: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兼清鬱熱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一章肺系病證(卷)·第七節肺脹(篇) 原文:飲鬱化熱,煩...
2017-03-04 -
虛熱型肺痿
治療方法:麥門冬湯合清燥救肺東加減。 證候表現:咳吐濁唾涎沫,其質較黏稠,或咳痰帶血,咳聲不揚,甚則音嗄,氣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後潮熱,形體消瘦,皮毛乾枯,舌紅而幹,脈虛數 病因病機:肺陰虧耗,虛...
2017-03-04 -
肺脾虛熱型肺痿
治療方法:人參蛤蚧散。 證候表現:喘咳失音咯血者 處方:人參蛤蚧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二(卷)·肺痿肺癰(篇) 原文:喘咳失音咯血者,(人參蛤蚧散。)
2017-03-04 -
酒毒蘊熱型鼻衄
治療方法:四生丸。 病因病機:其酒升血沸 證候表現:面赤汗多 處方:四生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二(卷)·衄(篇) 原文:其酒升血沸,面赤汗多,(四生丸。)
2017-03-04 -
肺經風熱型鼻衄
治療方法:桑菊飲加減。應用時可加丹皮、白茅根、梔子炭、側柏葉等涼血止血。 證候表現:鼻中出血,點滴而下,色鮮紅,量不甚多,鼻腔乾燥、灼熱感。多伴有鼻塞涕黃,咳嗽痰少,口千身熱,舌質紅,苔薄白而幹,...
2017-03-04 -
氣鬱化熱型胸痹
病因病機:氣鬱日久化熱 證候表現:心煩易怒,口幹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者 處方:丹梔逍遙散。 治則治法:疏肝清熱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二章心系病證(卷)·第二節胸痹(篇) 原文:氣鬱日久化熱,...
2017-03-04 -
肺胃氣滯型胸痹
治療方法:治中湯、橘枳生薑湯。 證候表現:胸中滿,噎塞,喉燥唾沫 處方:(橘枳生薑湯。)不應。(治中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胸痹(篇) 原文:胸中滿,噎塞,喉燥唾沫,(橘枳生薑湯...
2017-03-04 -
大腸濕熱型厥證
治療方法:清燥湯。 病因病機: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 治則治法:故寒涼以救之。 證候表現: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
2017-03-04 -
表寒裡熱型厥證
治療方法:仲景四逆散加荊芥老連枯芩。 病因病機:發厥之證,又有寒閉於外而火不得發者。 處方:用仲景四逆散加荊芥、老連、枯芩。 出處:《血證論》·第六卷失血兼見諸證(卷)·厥冷(篇) 原文:發厥之證...
2017-03-04 -
腸道實熱型功能性便秘
症狀:大便幹結,腹脹腹痛,口幹口臭,小便短赤,面紅身熱,舌質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治則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中成藥:①麻仁潤腸丸,口服,1次1~2丸,1日2次;②麻仁丸,口服,小蜜丸1次...
2017-03-04 -
腸胃積熱型便秘(結腸慢傳輸型)
症狀:大便幹結如栗,便時肛門疼痛,小便短赤,腹部脹滿或痛,口幹口臭,心煩不寐,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通腑,行氣潤腸。 中成藥:麻仁丸、黃連上清丸等。 方藥:潤腸丸加減。枳實、當歸尾、...
2017-03-04 -
肝胃鬱熱型吐酸(胃食管反流病)
症狀:燒心,反酸、胸骨後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脹滿,噯氣反食,心煩易怒,嘈雜易饑,舌紅苔黃,脈弦。 治則治法:疏肝泄熱,和胃降逆。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減。柴胡、枳殼、黃連、吳茱萸、延胡索、白...
2017-03-04 -
寒襲肺胃型呃逆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生薑陳皮。 證候表現:寒呃者,頭痛、惡寒、發熱、脈緊 病因病機:外寒可散 治則治法:可散 處方:二陳湯倍加生薑、陳皮主之。 出處:《醫學從眾錄》·卷三(卷)·呃逆(篇) 原文:寒...
2017-03-04 -
胃熱型嘈雜
治療方法:溫膽東加味。 證候表現:嘈雜而兼噁心吞酸,口渴喜冷,口臭心煩,脘悶痰多,多食易饑,或似饑非饑,舌質紅,苔黃幹,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化痰和中 方用:溫膽東加味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三...
2017-03-04 -
氣閉化熱型痞滿
治療方法:小陷胸湯。 病因病機:氣閉化熱 證候表現:不食便秘者 治則治法:辛潤開降 處方:蔻仁、杏仁、麻仁、栝蔞仁、貝母、竹茹、石斛、郁金,或小陷胸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痞滿(篇...
2017-03-04 -
小腸濕熱型泄瀉
治療方法:承氣湯、芍藥柏皮湯、黃連解毒東加當歸芍藥。 證候表現:便膿血,小腹痛 病因病機:即火乘濕也 處方:承氣湯下之,再以黃連解毒東加歸、芍治之,次以芍藥柏皮湯止之。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四...
2017-03-04 -
外感風熱型嘔吐
症狀:突發嘔吐,脘腹滿悶,可兼有惡風,頭痛身疼,汗出,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外感風熱,胃失和降。 治則治法:疏風散熱,和胃降逆。 方藥:外感風熱,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g,連翹...
2017-03-04 -
裡寒外熱型痢疾
證候表現: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處方: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也。外熱汗出而厥,陽亡也。主之以通脈四逆湯,回陽勝寒而止利也。)。 出處:《痢疾論》·卷之一(卷)·仲景補注(篇)...
2017-03-04 -
熱傷肺胃型噎膈
治療方法:竹皮飲。 證候表現:飲食入咽而阻礙不通,梗澀難下。寸口脈緊而芤。噎病聲不出。 處方:竹皮飲。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三冊(卷)·諸嘔逆門(門) 原文:噎病聲不出,竹皮飲。
2017-03-04 -
肝膽濕熱型脅痛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減。 證候表現:脅肋脹痛或灼熱疼痛,口苦口黏,胸悶納呆,噁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熱惡寒,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濕熱蘊結,肝膽失疏,絡脈失和 ...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