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腎陰虛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傷上中下三焦手足厥陰少陰者。 證候表現:右脈空大,左脈小芤,寒熱麻痹,腰痛冷汗。 病因病機:平素積勞內虛,秋暑客邪,遂幹髒陰,致神迷心熱煩躁。此非經絡間病,乃熱深劫陰而為痙厥。張鳳逵...
2017-03-04 -
邪伏上中焦手太陰陽明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中焦手太陰陽明經者。 證候表現:煩渴引飲,嘔吐噁心,頭目昏暈。 處方:宜枇杷葉飲。枇杷葉(五片)川朴(錢半)香薷(一錢)麥冬(三錢)木瓜(一錢)廣皮(一錢)生甘草(八分)鮮冬瓜皮...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伏暑
證候表現:心動而悸,脈見結代,舌淡紅而幹光。 病因病機:血枯氣怯者。 處方:宜雙補複脈東加減。 出處:《感證輯要》·卷三(卷)·俞根初伏暑傷寒論(篇) 原文:心動而悸,脈見結代,舌淡紅而幹光,血枯...
2017-03-04 -
肝腎陰虛型紫癜腎
症狀:紫癜消退或反復發作,鏡下血尿持續,腰膝酸軟,咽幹口燥,手足心熱,頭暈耳鳴,體倦乏力,心悸氣短。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治則治法:滋補肝腎。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
2017-03-04 -
氣陰兩虛型紫癜腎
症狀:紫癜消退或反復發作,間斷鏡下血尿,腰酸乏力,常易感冒,口乾咽幹,手足心熱。舌紅苔薄,脈細數或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中成藥:腎炎康復片、金水寶、百令膠囊等。 方藥:參芪地黃東加減。太子...
2017-03-04 -
肝腎陰虛如何調理 推薦10個食療
養生之道網導讀:肝腎陰虛如何調理?肝陰虛和腎陰虛合併成為肝腎陰虛,肝陰虛主要是由於腎陰虛、腎氣不足導致的肝陰虛。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容易疲勞、口燥咽幹、失眠多夢等症狀。那麼,肝腎陰虛如何調理呢?一起...
2015-11-17 -
腎陰虛型尿濁
治療方法:知柏地黃丸加減。 證候表現:尿濁日久不愈,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消瘦無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偏于陰虛者,煩熱,口幹,舌質紅,脈細數 病因病機:腎失固攝,脂液下漏 治則治法:滋陰益腎...
2017-03-04 -
氣陰兩虛型尿血(隱匿型腎小球腎炎)
症狀:血尿時輕時重,平時以少量鏡下血尿為主,勞累後血尿加重或見肉眼血尿;氣短乏力,手足心熱,口乾咽燥,納食減少;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或細數。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佐以止血。 中成藥:腎炎康復片、...
2017-03-04 -
脾腎氣陰兩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倦怠乏力,腰酸膝軟,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夜尿清長,舌淡有齒痕,脈沉細。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中成藥:貞芪扶正顆粒,沖服,1次1袋,1日2次。 方藥:參芪地黃東加減。人參(單煎)10g,黃芪...
2017-03-04 -
肝腎陰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頭暈,頭痛,腰酸膝軟,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大便幹結,尿少色黃,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或弦細。 治則治法:滋補肝腎。 中成藥:益腎養元合劑,口服,1次10ml,1日3次。 方藥:六味地黃丸加減。熟...
2017-03-04 -
氣陰兩虛型急性腎衰竭(多尿期)
症狀:全身疲乏,腰酸,咽幹思飲,尿多清長,舌紅少津,脈細。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扶正固本。 中成藥:麥味地黃丸,口服,1次5g,1日2次。 方藥:參芪地黃東加減。太子參15g,黃芪30g,大黃15...
2017-03-04 -
陰陽不和型發頤
治療方法:沖和膏。 證候表現: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 處方:沖和膏和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沖和膏和之;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流痰
治療方法:人參養榮湯、蟾酥餅子、陀僧膏。 病因病機:若失於調治。 證候表現:腫處漸漸腐爛,腫如潰水,淋瀝不已,腫仍不消。然在骨節之處,潰久大洩氣血,每成瘡癆之證。 處方:宜豫服人參養榮湯補之,外貼...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流注
治療方法:先天大造丸。 證候表現:久潰膿水清稀,精神怯少,漸成漏證者。 處方:俱宜服先天大造丸。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二(卷)·發無定處(上)(篇) 原文:久潰膿水清稀,精神怯少,漸成漏...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乳癰
證候表現:若膿出反痛,或作寒熱。 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湯。 病因病機:氣血虛也。 處方:十全大補湯。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乳癰乳岩(五一)(篇) 原文:治法曰:若膿...
2017-03-04 -
腎陰不足型癮疹
治療方法:用八珍湯、六味丸。 證候表現:若自汗盜汗,月水不調,肚腹作痛。 方用:用八珍湯、六味丸。 處方:八珍湯。 處方:六味丸。 出處:《癘瘍機要》·上卷(卷)·癘瘍類症(類症者與癘形狀相似而所...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痔
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湯倍川芎人參黃芪。 證候表現:若唇白,面色痿黃,四肢無力。 病因病機:屬氣血兩虛。 處方:宜十全大補湯倍川芎、參、芪服之,外用自己小便洗之,童便熱洗亦可,其血自。 出處:《外科心...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脫肛(直腸脫垂)
症狀:直腸脫出;伴有面白或萎黃,少氣懶言,頭暈眼花,心悸健忘或失眠。舌質淡白,脈細弱。 治則治法:益氣養血。 中成藥:八珍顆粒等。 方藥:八珍東加減,人參、炙黃芪、生白術、茯苓、當歸身、熟地黃、白...
2017-03-04 -
氣血兩虛型囊癰
治療方法:十全大補東加山萸丹皮澤瀉。 證候表現:若潰後膿清或多,或斂遲者 處方:須用十全大補東加山萸、丹皮、澤瀉以補益之。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中(卷)·辨囊癰懸癰論(篇) 原文:若潰後膿清或...
2017-03-04 -
氣陰兩虛型脫疽(未潰期)
症狀:患肢皮膚乾燥、脫屑、光薄、皸裂,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汗毛脫落,肌肉萎縮。出現身體消瘦而虛弱,氣短乏力,雙目乾澀,耳鳴耳聾,手足心熱或五心煩熱。舌質紅或舌體大,苔少或光剝,脈沉細無...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