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閉化熱型痞滿
治療方法:小陷胸湯。 病因病機:氣閉化熱 證候表現:不食便秘者 治則治法:辛潤開降 處方:蔻仁、杏仁、麻仁、栝蔞仁、貝母、竹茹、石斛、郁金,或小陷胸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痞滿(篇...
2017-03-04 -
小腸濕熱型泄瀉
治療方法:承氣湯、芍藥柏皮湯、黃連解毒東加當歸芍藥。 證候表現:便膿血,小腹痛 病因病機:即火乘濕也 處方:承氣湯下之,再以黃連解毒東加歸、芍治之,次以芍藥柏皮湯止之。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四...
2017-03-04 -
氣虛血熱型吐血
證候表現:嘔血,脈大發熱,喉中痛者。 病因病機:火載血上,錯經妄行。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 處方:用參、芪、蜜炙黃柏、荊芥、當歸、生地黃用之。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二(卷)·嘔血(篇) 原...
2017-03-04 -
外感風熱型嘔吐
症狀:突發嘔吐,脘腹滿悶,可兼有惡風,頭痛身疼,汗出,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外感風熱,胃失和降。 治則治法:疏風散熱,和胃降逆。 方藥:外感風熱,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g,連翹...
2017-03-04 -
裡寒外熱型痢疾
證候表現: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處方: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也。外熱汗出而厥,陽亡也。主之以通脈四逆湯,回陽勝寒而止利也。)。 出處:《痢疾論》·卷之一(卷)·仲景補注(篇)...
2017-03-04 -
肝膽濕熱型脅痛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減。 證候表現:脅肋脹痛或灼熱疼痛,口苦口黏,胸悶納呆,噁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熱惡寒,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濕熱蘊結,肝膽失疏,絡脈失和 ...
2017-03-04 -
冬受風寒春夏傷熱型瘧疾
證候表現:骨節疼煩,時嘔,其脈如平,但熱不寒 處方: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病因病機:陰氣先傷,陽氣獨發,故但熱不寒,令人消爍肌肉 鑒別診斷:與伏暑相似,亦溫病之類也。彼此實足以相混,故附於此,可以參...
2017-03-04 -
少陽邪熱型瘧疾
療法:其刺足少陽。 證候表現:足少陽瘧,令人身體解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 出處:《諸病源候論》·卷十一(卷)·瘧病(段) 原文:瘧,令人身體解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
2017-03-04 -
濕重於熱型黃疸
症狀:面目發黃。繼之全身黃染,顏色鮮明,黃色如橘子色。頭身困重,大便溏薄,腹脹脘悶,口淡不渴,苔薄白或自膩,脈濡數。 病因病機:濕遏熱伏,困阻中焦,膽汁不循常道。 治則治法:利濕解熱。 方藥:茵陳...
2017-03-04 -
膽腑鬱熱型黃疸
治療方法:大柴胡東加減。 證候表現:身目發黃,黃色鮮明,上腹、右脅脹悶疼痛,牽引肩背,身熱不退,或寒熱往來,口苦咽幹,嘔吐呃逆,尿黃赤,大便秘,苔黃舌紅,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濕熱砂石鬱滯,脾胃不和...
2017-03-04 -
脾胃濕熱型黃疸
治療方法:《濟生》茵陳湯、生料五苓散加茵陳、小柴胡加茵陳茯苓枳實樸硝。 病因病機:乃脾胃經有熱所致。 證候表現:黃疸,通身面目悉黃。 處方:宜生料五苓散加茵陳;又宜小柴胡加茵陳、茯苓、枳實,加少樸...
2017-03-04 -
風熱型頭痛
症狀:頭脹痛,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面紅目赤,口渴欲飲,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脈浮數。 病因病機:風熱外襲,上擾清空,竅絡不和。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芎芷石膏東加減。川芎9g,白芷1...
2017-03-04 -
胃中有熱型頭痛
治療方法:調胃承氣湯。 證候表現:陽明頭痛,不惡寒,微惡熱,不大便 處方:調胃承氣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五(卷)·傷寒(篇) 原文:陽明頭痛,不惡寒,微惡熱,不大便,調胃承氣湯。
2017-03-04 -
小腸實熱型淋證(血淋)
治療方法:治實熱血淋方。 證候表現:小便淋瀝,血色鮮紅,脈必數而有力。 病因病機:心與小腸實熱 處方:柿蒂、側柏、黃連、黃柏、生地黃、牡丹皮、白芍藥、木通、澤瀉、茯苓。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
2017-03-04 -
膀胱蓄熱型淋證(石淋)
治療方法:鱉甲散、茅根湯、人參散方、白茅湯、《三因》石燕丸、《外台》療石淋方、海金沙散。 病因病機:膀胱結熱,水液燥聚 證候表現:有如沙石,隨溺而出,其大者留礙水道,痛引小腹,令人悶絕也 處方:人...
2017-03-04 -
小腸實熱型淋證(熱淋)
治療方法:導赤散。 證候表現:熱淋溺赤如血而少,時煩渴者 處方:導赤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七(卷)·淋濁(篇) 原文:熱淋溺赤如血而少,時煩渴者,(導赤散。)
2017-03-04 -
膀胱濕熱型癃閉
症狀:小便點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口幹不欲飲,或大便不暢,舌質紅苔根黃膩,脈數。 病因病機:中焦濕熱不解或濕熱素盛,熱結下焦,膀胱氣化失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通利小便。...
2017-03-04 -
肝膽濕熱型鬱病
症狀:情緒抑鬱或急躁易怒,鬱悶不舒,失眠多夢,脅肋滿悶,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肝鬱日久化火,肝火與水濕搏結,化為濕熱,蘊結肝膽。 治則治法:清肝...
2017-03-04 -
邪郁化熱型鬱病
治療方法:治熱郁方。 病因病機:熱鬱者 證候表現:瞀悶,小便赤,脈沉數 處方:熱鬱:山梔(炒)青黛香附蒼術撫芎。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三(卷)·六鬱(篇) 原文:熱鬱者,瞀悶,小便赤,脈沉數;...
2017-03-04 -
寒郁成熱型鬱病
病因病機:寒郁成熱 治則治法:瀉之 處方:羚羊角、山梔、生白芍、丹皮、川黃連、川石斛。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鬱(篇) 原文:寒郁成熱,瀉之,(羚羊角、山梔、生白芍、丹皮、川黃連、川石...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