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熱下寒型肺痿
症狀:咳唾涎沫或咳膿血,咽幹而燥,下利泄瀉,肢涼,形寒氣短,舌淡紅,苔薄白。 病因病機:陰損及陽,陽損及陰,終致陰陽兩虛。 治則治法:寒熱平調,溫清並用。 方藥:麻黃升麻東加減。炙麻黃9g,升麻3...
2017-03-04 -
虛寒型肺痿
症狀:咳吐涎沫,其質清稀量多,口不渴,形寒氣短,小便數;舌質淡潤,脈象虛弱。兼腎氣不足者,有腰腿無力、咳則遺尿、心悸氣喘、動則加重、氣不得續等症。 病因病機:脾肺虛弱,氣不化津,肺失濡養,漸致肺葉...
2017-03-04 -
外感風寒型鼻衄
治療方法:桂枝湯、麻黃湯。 病因病機:如風寒壅盛於經,迫而妄行 證候表現:表症仍在,脈浮(緊緩) 處方:用(麻黃湯、桂枝湯。) 治則治法:成氏謂此非治衄,仍以散邪。仲景固言衄不可汗也 出處:《類證...
2017-03-04 -
真熱假寒型厥證
病因病機:若失血之人而亦間有發厥者,則多是熱邪內陷,伏匿在裡 證候表現:外見假寒。身如冷水,目昏神暗,脈伏不見,或冷一陣,反而發熱,或厥數日,反發熱數日 病因病機:其厥多熱少者,是陽極似陰,熱之至...
2017-03-04 -
表熱裡寒型厥證
治療方法:四逆湯。 病因病機:或表熱裡寒 證候表現:下利清穀,厥逆幹嘔咽痛,脈沉細而微 處方:四逆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五(卷)·厥(篇) 原文:或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厥逆幹嘔咽痛,脈沉細...
2017-03-04 -
食積挾寒型厥證
治療方法:姜鹽湯。 病因病機:食厥由醉飽過度,偶感風寒惱怒,食氣填中,脾陽不運 證候表現:忽僕不省 誤治:誤作中風中氣治,則死 處方:(煎姜鹽湯探吐,)食出則愈。如感風寒,(藿香正氣散。)傷氣滯,...
2017-03-04 -
脾胃虛寒型反胃
治療方法:丁香透膈散加減。 證候表現:食後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吐後則舒,神疲乏力,面色少華,手足不溫,大便溏瀉,舌淡,苔白滑,脈細緩無力 病因病機:脾胃虛寒,飲食不化,停滯胃中...
2017-03-04 -
中虛髒寒型腹痛
症狀: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熱惡冷,痛時喜按,饑餓及勞累後加重,神疲氣短,怯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沉細。 病因病機:脾陽受損,內失溫養。 治則治法:溫中補虛,和裡緩急。 方藥:小建中東加減...
2017-03-04 -
脾胃虛寒型腹痛
治療方法:香砂理中湯。 證候表現:綿綿痛而無增減,欲得熱手按,及喜熱飲食,其脈遲者 病因病機:寒也 處方:香砂理中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卷)·心腹諸痛(篇) 原文:綿綿痛而無增減,欲得...
2017-03-04 -
表熱裡寒型泄瀉
治療方法:玉龍丸、連理湯。 處方:玉龍丸,治一切伏暑泄瀉神效。 處方:理中東加茯苓、黃連,名連理湯,用之多有奇功。 證候表現:下泄無度,泄後卻彈過響,肛門熱,小便赤澀,心下煩渴,且又喜冷 出處:《...
2017-03-04 -
外感風寒型嘔吐
症狀:突發嘔吐,脘腹滿悶,可兼有發熱惡寒,頭痛,周身酸楚或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 病因病機:外感風寒,胃失和降。 治則治法:疏風散寒,和胃降逆。 方藥:外感風寒,藿香正氣散加減。廣藿香9g,紫蘇...
2017-03-04 -
肝經虛寒型脅痛
治療方法:檳榔湯。 病因病機:肝虛寒 證候表現:脅下痛,脹滿氣急,目昏濁,視物不明,其脈遲弱者 處方:宜檳榔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四冊(卷)·諸痛門(門) 原文:肝虛寒,脅...
2017-03-04 -
脾腎虛寒型積聚
治療方法:溫白丸加丁香茯苓遠志。 病因病機:經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腎為水髒而喜淩心,故上至心下,奔突如豚。腎居下焦,而善逆...
2017-03-04 -
脾胃虛寒型水腫
預後:脈弦大者易治,沉細者難痊。 誤治:此病最重,世醫皆用利水消腫之藥,乃速其斃也。 宜忌:若曾服芫花、大戟通利之藥,損其元氣或元氣已脫則不可治,雖灸亦無用矣。若灸後瘡中出水或雖服丹藥而小便不通,...
2017-03-04 -
心經虛寒型虛勞
治療方法:遠志飲子、酸棗仁湯。 病因病機:曲運神機而成,虛寒則驚悸恍惚 證候表現:驚悸恍惚,神志不定 處方:宜遠志飲子。 處方:酸棗仁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
2017-03-04 -
肝經虛寒型虛勞
治療方法:灸肝俞。續斷湯。 病因病機:盡力謀慮而成。虛寒則口苦骨疼 證候表現:口苦骨疼,筋攣煩悶 處方:宜續斷湯。 療法:灸肝俞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門(門) ...
2017-03-04 -
肺經虛寒型虛勞
治療方法:溫肺湯。 病因病機:肺勞,預事而憂所成,虛寒則心腹冷氣 證候表現:心腹冷氣,胸滿背痛,吐逆 處方:宜溫肺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一冊(卷)·諸傷門(門) 原文:肺勞...
2017-03-04 -
濕挾風寒型痹證
治療方法:薏苡仁東加減。 證候表現:肢體關節、肌肉酸楚、重著、疼痛,腫脹散漫,關節活動不利,肌膚麻木不仁。舌質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因病機:濕邪兼夾風寒,留滯經脈,閉阻氣血 治則治法:除濕通絡,...
2017-03-04 -
風寒外襲中焦虛寒型腰痛
治療方法:五積散去桔梗,加吳茱萸,或姜附湯,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 病因病機:感寒而痛 證候表現:感寒而痛,其脈必緊,腰間如冰,得熱則減,得寒則增。 處方:五積散去桔梗,加吳茱萸。 方用:五積...
2017-03-04 -
脾胃陰寒型伏暑
鑒別診斷:便下泄瀉,糞質黃臭,大腹疼痛拒按,脈沉弦搏指,或滑沃不暢者,雖見肢冷,亦是熱證。 證候表現:若便清腥臭,腹不知痛,脈虛欲脫,而又汗出肢冷者,便是寒證無疑矣。 病因病機:原因由於髒體陰寒,...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