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肺積熱外感風寒型喉痹
治療方法:治喉痹有針瘡方。 證候表現:咽喉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有針瘡者。 處方:姜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出處:《金匱翼》·卷五(卷)·咽喉(篇) 原文:有針瘡者,薑汁調熟水時時呷之。
2017-03-05 -
脾肺積寒型喉癰
治療方法:有膿即用針挑破患處。初起腫,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出其紫血。先用治淡白喉癰一方,明日用治淡白喉癰二方。 病因病機:此症因脾肺受寒,若用寒涼之劑,七日之內必成膿潰。 證候表現:其色不紅...
2017-03-05 -
酒毒挾寒型喉風
治療方法:治酒寒喉風方。 證候表現:關內兩邊平而不腫,有淡紅塊四五粒,咽物覺痛,身無寒熱,六脈洪大。 病因病機:酒寒喉風,因酒後遇寒。 處方:六味東加:花粉(二錢)枳椇子(二錢)黃芩(酒炒,二錢)...
2017-03-05 -
膽受風寒型圓翳內障
治療方法:宜針撥之。 證候表現:初患時頭旋眼澀見花,黃黑不定,翳凝結青色。 療法:宜針撥之。 出處:《審視瑤函》·卷五(卷)·開內障圖(篇) 原文:黑水凝翳(初患時頭旋眼澀見花,黃黑不定,翳凝結青...
2017-03-05 -
刮痧治療風寒型感冒
風寒型感冒症狀是以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為主要症狀。 刮痧治療風寒型感冒 選穴 風池、大椎、風門、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裡。放痧穴:少商、大椎。 定位 ...
2017-03-05 -
風寒型感冒簡介
風寒型感冒有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涕如清水、打噴嚏、咽喉不疼、不發熱或發低熱(38℃以下),或有咳嗽、痰白稀,或見周身酸痛等症。可服用感冒軟膠囊,一次2—4粒,一日三次。喝熱粥或熱掛麵湯,多喝點熱...
2017-03-05 -
脾胃虛寒型小兒黃疸
治療方法:溫胃飲、四君子湯、五君煎。 病因病機:全非濕熱,而總由氣血之敗。蓋氣不生血,所以血敗,血不華色,所以色敗。凡病黃而絕無陽證陽脈者,便是陰黃,或因大病之後,或脾胃久虧,故脾土之色自現於外。...
2017-03-06 -
風寒型慢性鼻炎二食療方
風寒型慢性鼻炎臨床表現:鼻流清涕,鼻塞時作時止,時輕時重,遇寒加重,頭脹不適,面色無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弱。如有這種風寒型慢性鼻炎的患者,不仿試一試以下二個食療方,可能是有效果的。 食療...
2014-07-27 -
寶寶風寒型腹瀉的治療方法
風寒型腹瀉:這種因受涼引起腹瀉的孩子,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臭氣少,伴有腸鳴腹痛,或同時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狀。這種類型的腹瀉一是餵奶的母親本人受涼感冒傳染給寶寶,二是寶寶自身受涼引起...
2015-02-09 -
風寒型蕁麻疹的護理方式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皮膚疾病,其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在中醫理論中把蕁麻疹分為了幾種,風寒型蕁麻疹就是蕁麻疹的一種,其表現是風團色淡,遇冷則加...
2013-11-19 -
表寒型外感發熱
症狀: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病因病機:風寒之邪客于衛表,衛氣受遏,不得泄越。 治則治法:辛溫解表。 方藥:荊防解表東加減。荊芥10g,防風10g,桂枝10g,柴胡10...
2017-03-08 -
暴感風寒型咳嗽
治療方法:甯嗽化痰湯。 病因病機:暴感風寒 證候表現:不惡寒發熱,只是咳嗽鼻塞聲重者 處方:甯嗽化痰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二冊(卷)·諸氣門(門) 原文:暴感風寒,不惡寒發...
2017-03-08 -
體虛感寒型咳嗽
治療方法:金水六君煎加人參。 病因病機:若兼陽分氣虛而脈微神困 證候表現:咳嗽,脈微神困,懶言多汗者。 處方:必加人參。 出處:《景嶽全書(卷13-25)》·卷之十八明集雜證謨(卷)·咳嗽(篇) ...
2017-03-08 -
肺胃虛寒型咳嗽
治療方法:半夏溫肺湯。 證候表現:面白悲嚏,或脅急脹痛,或脈沉弦細遲而咳者 病因病機:寒飲在胸腹也 治則治法:宜辛甘熱去之 處方:半夏溫肺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1-4冊)》·第二冊(卷)·...
2017-03-08 -
肺虛有寒型咳嗽
治療方法:鐘乳補肺湯。 處方:鐘乳補肺湯補肺,生脈菀款桑皮桂,鐘英糯米棗薑煎。(注)補肺湯,即人參、麥冬、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桑皮、桂枝、鐘乳石、白石英、糯米、大棗、生薑也。 病因病機:虛寒 證...
2017-03-08 -
下焦虛寒型泄瀉
治療方法:乳豆丸。 病因病機:如果系髒虛滑泄 證候表現:如果系髒虛滑泄,審無腹痛,脈微虛不沉滯者 處方:乳豆丸治滑泄不止,諸藥無效。肉豆蔻(生,為末)上用通明乳香,以酒浸過,研成膏,丸如桐子大,每...
2017-03-08 -
大腸虛寒型泄瀉
治療方法:五苓散。 證候表現:腸鳴切痛 病因病機:即燥乘濕也 處方:五苓散。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四(卷)·泄瀉(篇) 原文:三曰大腸泄,腸鳴切痛,即燥乘濕也。(五苓散。)
2017-03-08 -
胃虛挾寒型嘔吐
治療方法:理中東加枳實、二陳東加丁香炮薑、紅豆丸。 病因病機:挾寒者 證候表現:嘔吐,喜熱惡寒,肢冷脈小。 處方:二陳東加丁香、炮薑。 處方:理中東加枳實。 處方:紅豆丸。 出處:《醫宗必讀》·卷...
2017-03-08 -
太陰虛寒型瘧疾
療法:刺足太陰。 證候表現:脾瘧者,令人疾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已汗出。 出處:《諸病源候論》·卷十一(卷)·瘧病(段) 原文:令人疾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2017-03-08 -
厥陰傷寒型瘧疾
療法:刺足厥陰。 證候表現:足厥陰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非癃狀也,數小便,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悒。 出處:《諸病源候論》·卷十一(卷)·瘧病(段) 原文: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