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脾不和型痢疾
病因病機:久痢傷及厥陰,上犯陽明,氣上撞心 證候表現:饑不欲食,幹嘔腹痛 處方:烏梅圓主之。 治則治法:肝為剛髒,內寄相火,非純剛所能折;陽明腑,非剛藥不復其體 處方:仲景《厥陰篇》中,列烏梅圓,...
2017-03-04 -
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麼治
一、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麼治二、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麼三、肝火旺盛脾胃不和吃什麼水果肝火旺盛脾胃不和怎麼治1、綠豆粥用料:綠豆100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制法:綠豆、粳米用水淘洗乾淨,入鍋中,...
2016-08-19 -
肝胃不和型積聚
病因病機:經曰: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複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脾氣行乎四肢,脾氣既痞,四肢無以受氣,故不收,不收猶不舉也。脾色黃而合肉,氣痞不運,熱郁於中 證候表...
2017-03-04 -
胃氣不和型關格
治療方法:半夏瀉心湯。 證候表現:陽結者 病因病機:陽結者先通痞 治則治法:陽結者先通痞 處方:用半夏瀉心東加減。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三(卷)·關格(篇) 原文:陽結者先通痞,(用半夏瀉心東...
2017-03-04 -
營衛不和型消渴汗症
症狀: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或局部汗出。舌質淡,苔薄白,脈緩。 治則治法:調和營衛,固表斂汗。 方藥:桂枝東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合仙鶴草東加減。桂枝、白芍、龍骨、牡蠣、仙鶴草...
2017-03-04 -
肝脾不和型消渴腸病
症狀: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生腹痛泄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繁,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則治法:抑肝扶脾,建中止瀉。 中成藥:舒肝和胃丸、逍遙丸等。 方藥...
2017-03-04 -
絡氣不和型懸飲
治療方法:香附旋覆花東加減。 證候表現:胸脅疼痛,如灼如刺,胸悶不舒,呼吸不暢,或有悶咳,甚則遷延,經久不已,陰雨更甚,可見病側胸廓變形,舌苔薄,質黯,脈弦 病因病機:飲邪久鬱,氣機不利,絡脈痹阻...
2017-03-04 -
肝脾不和型痙病
治療方法:加味逍遙散。 證候表現:發熱,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 處方:加味逍遙散。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諸風門(門) 原文:發熱用加味逍遙散。
2017-03-04 -
肺胃不和型濕溫
證候表現:若脘中阻痛,大便不爽。 處方:用豆豉、枳實、川連、薑汁、苓、半,熱輕則去川連,加郁金、橘紅、苡仁、杏仁。此濕傷氣痹治法。熱甚,則用川連、生術、厚朴、橘白、淡生薑渣、酒煨大黃,水法丸服。此...
2017-03-04 -
陰陽不和型發頤
治療方法:沖和膏。 證候表現: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 處方:沖和膏和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患上微熱不紅疼痛者,沖和膏和之;
2017-03-04 -
肝脾不和型癮疹
治療方法:用八珍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證候表現:若食少體倦,心忪盜汗,經閉寒熱。 方用:用八珍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處方:八珍湯。 處方:加味逍遙散。 出處:《癘瘍機要》·上卷(卷)·癘瘍類症(類...
2017-03-04 -
血脈瘀阻型脫疽病
症狀:肢體發涼怕冷,疼痛,步履沉重乏力,活動艱難,嚴重者持續疼痛,夜間尤甚、徹夜不寐。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紅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舌質絳,脈弦澀。 治則治法:活血祛瘀。 中成藥:活血通脈膠囊、...
2017-03-04 -
血脈瘀阻型脫疽
證候表現:患趾(指)酸脹疼痛加重,夜難入寐,步履艱難,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膚發涼乾燥,肌肉萎縮,趺陽脈搏動消失;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 病因病機:寒邪凝滯,陽氣不布,氣...
2017-03-04 -
表裡不和型破傷風
治療方法:榆丁散。 證候表現: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若頭汗多出,而身無汗者。 治則治法:不可發汗。 處方:宜榆丁散和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五(卷)·雜證部(篇) 原文:若頭...
2017-03-04 -
絡脈到底有多重要?絡脈不通一身疾病!
絡脈遍佈人體全身,按照分佈位置不同,可以分為陽絡和陰絡,陽絡分佈於體表皮膚,陰絡分佈於五臟六腑。絡脈不通,疾病發生,我們一起來具體瞭解吧! 絡脈暢通疾病不生 在絡脈中運行的血液,一方面通過體表的陽...
2016-10-25 -
要想健康長壽找對7個“伴” 與動為伴通血脈有效防衰老
長壽有七個“伴”1與友為伴。澳大利亞研究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因此,退休後不要憋在家裡,要多和老朋友聚聚,試著主動向鄰居問好。接觸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更多地鍛煉記憶和語言表達功能。經常說話還...
2014-04-14 -
營衛不和型小兒汗證
證候表現:自汗為主;汗出遍身,微寒怕風,不發熱或伴低熱,精神疲倦,胃納不振,舌淡紅,苔薄白,脈緩。 病因病機:多為表虛者,病後正氣未複,營衛失和,衛氣不能外固,營陰不能內守,津液無以固斂,故汗出遍...
2017-03-05 -
胃氣不和型小兒泄瀉
治療方法:使君子丸、益黃散。 證候表現:(潔)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氣出冷,四肢亦冷,面白無光澤,精神不定。泄瀉。 病因病機:此乃胃氣不和。 治則治法:可以大溫藥治之。 處方:使君子丸、益黃散主之。 ...
2017-03-05 -
脾胃不和型厭食
證候表現:食欲不振,甚則厭惡進食,食少而無味,多食或強迫進食可見脘腹飽脹,形體略瘦,面色欠華,精神良好,苔薄白或薄白膩。 病因病機:此由胃失和降,脾失健運引起,為厭食中常見證候,除不思食外,其他症...
2017-03-05 -
營衛不和型積滯
證候表現:腹痛啼叫,利如蟹渤。 病因病機:此由觸忤其氣,營衛不和,淹延日久得之,是為氣積。 出處:《嬰童百問》·卷之五(卷)·第四十九問積滯(篇) 原文:腹痛啼叫,利如蟹渤,此由觸忤其氣,營衛不和...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