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蔥豉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蔥豉湯 【出 處】《孟詵方》 【組 成】連須蔥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薑3片 黃酒30克 【功 用】解表和中。 【用 法】熱服,服後蓋被取汗。 【方 論】 《醫方集解》:...
2012-04-17 -
大青龍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青龍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麻黃12克(去節) 桂枝4克(去皮) 甘草5克(炙) 杏仁6克(去皮、尖) 生薑9克(切)大棗10枚(擘) 石膏20克{碎) 【功 用】...
2012-04-17 -
金沸草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金沸草散 【出 處】《類證活人書》卷十七 【組 成】前胡90克 荊芥120克 半夏30克(淨洗,薑汁浸) 赤芍藥60克 細辛30克 甘草(炙)30克 旋複花90克 【主 治】傷寒...
2012-04-17 -
葛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葛根湯 【出 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 成】葛根6克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3克 蘇葉 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薑2片 【功 用】發汗解肌。 【主 治】陽明經病,目...
2012-04-17 -
華蓋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華蓋散 【出 處】《博濟方》卷二 【組 成】紫蘇子(炒) 麻黃(去根、節) 杏仁(去皮,尖) 陳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15克(炙) 【功 用】宣肺化痰,止...
2012-04-18 -
人參敗毒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人參敗毒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組 成】柴胡(去苗) 甘草(爛) 桔梗 人參(去蘆) 芎藭 茯苓(去皮) 枳殼(去瓤,麩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獨活...
2012-04-18 -
再造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再造散 【出 處】《傷寒六書》卷三·明·陶華 【分 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 成】黃芪(6克) 人參(3克) 桂枝(3克) 甘草(1.5克) 熟附子(3克) 細辛(2克) 羌活...
2012-04-18 -
宣毒發表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宣毒發表湯 【出 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 成】升麻 葛根各2.5克 前胡2.5克 桔梗0.6克 枳殼(麩炒)2.5克 荊芥 防風各1.5克 薄荷 甘草各0.6克 木通連翹 ...
2012-04-18 -
麻杏石甘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麻杏石甘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解表劑,辛涼解表 【組 成】麻黃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 【方 訣】1.傷寒麻杏甘石湯,汗出而喘法度良,辛涼宣洩能清...
2012-04-18 -
蒼耳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蒼耳散 【出 處】《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 成】辛夷仁15克 蒼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 薄荷葉1.5克 【功 用】散風邪,通鼻竅。 【主 治】風邪上攻,致成鼻淵,鼻流濁涕不...
2012-04-18 -
香蘇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香蘇散 【出 處】香蘇散-《世醫得效方》卷一 【組 成】香附150克(炒去毛) 紫蘇(去根)75克陳皮60克 甘草60克 蒼術60克(切片,米泔浸,炒黃) 【主 治】傷寒、傷風、...
2012-04-19 -
柴葛解肌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柴葛解肌湯 【出 處】《傷寒六書》 【分 類】解表劑-辛涼解表 【組 成】柴胡(6克) 幹葛(9克) 甘草(3克) 黃芩(6克) 羌活(3克) 白芷(3克) 芍藥(6克) 桔梗(...
2012-04-19 -
蔥豉桔梗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蔥豉桔梗湯 【出 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 成】鮮蔥白10克,苦桔梗5克,淡豆豉15克,焦山梔9克,薄荷葉5克,連翹6克,甘草3克,鮮淡竹葉12克。 【功 用】辛涼解肌,疏風...
2012-04-19 -
九味羌活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九味羌活湯 【出 處】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 【分 類】 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 成】羌活(9克) 防風(9克) 蒼術(9克) 細辛(3克) 川芎(6克) 白芷(6克) 生地...
2012-04-19 -
加味香蘇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味香蘇散 【出 處】《醫學心悟》 【分 類】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 成】紫蘇葉(5克) 陳皮(4克) 香附(4克) 甘草炙(2.5克) 荊芥(3克) 秦艽(3克) 防風(3克)...
2012-04-19 -
神白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神白散 【出 處】清·朱瑞章《衛生家寶》 【組 成】白芷一兩(9克) 甘草五錢(3克) 淡豆鼓五十粒(6克) 生薑三片(3克) 蔥白三寸(6克) 【方 訣】神白散用白芷甘 薑蔥淡...
2012-04-19 -
麻黃人參芍藥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麻黃人參芍藥湯 【組 成】人參、麥冬各三分(1克),桂枝五分(2克),黃芪、當歸、麻黃、炙甘草、白芍藥各一錢(各3克),五味子五粒(1克)。 【主 治】治吐血外感寒邪,內虛蘊熱。 ...
2012-04-19 -
神術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神術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組 成】蒼術(米泔浸一宿,切,焙)150克 槁本(去土) 香白芷 細辛(去葉、土) 羌活(去蘆) 川芎 甘草(炙)各30克 【功 ...
2012-04-19 -
竹葉柳蒡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竹葉柳蒡湯 【出 處】《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分 類】解表劑-辛涼解表 【組 成】西河柳(15克) 荊芥穗(3克) 幹葛(4.5克) 蟬蛻(3克) 薄荷葉(3克) 鼠粘子(炒,研...
2012-04-20 -
加減葳蕤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減葳蕤湯 【出 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 成】生葳蕤9克,生蔥白6克,桔梗4.5克,東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方 訣】《千金》葳...
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