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芩簡介
黃芩善清肺熱,治療肺癰,咳嗽無休,濃痰不盡,形體虛羸,陰虛發熱,餘常用《醫宗金鑒》清金寧肺丸治之,方用:陳皮、白茯苓、桔梗、川貝、人參、黃芩、麥冬、地骨皮、銀柴胡、川芎、白芍、胡黃連、五味子、天冬、...
2017-03-10 -
升麻簡介
升麻清熱解毒之功甚巨,不獨升陽舉陷也。治療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熱,或口氣熱臭,牙齦腫爛,口舌乾燥,脈大而數者,余常用《蘭室秘藏》的清胃散。方用:當歸身6克,黃連5克,生地12克,牡丹...
2017-03-10 -
黃芩炮製不同療效有差異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應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區別,由於炮製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異。 生黃芩:偏於清熱燥濕,多用於濕熱病症,如濕溫、黃疸、瀉痢...
2017-03-10 -
升麻的炮製方法
升麻又名周升麻、鬼臉升麻。載《神農本草經》。系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興安升麻C.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
2017-03-10 -
升麻鱉甲湯治銀屑病
劉某,女,14歲,2011年8月4日初診:銀屑病急性期,皮損區可見皮膚潮紅,頭皮尤甚,舌紅,苔薄白,脈數。 處方:升麻25克,鱉甲10克,當歸15克,川椒6克(另包),雄黃6克,炙甘草10克。7劑...
2017-03-10 -
陽明病葛根黃連黃芩湯證
乃有其病原屬太陽,誤治之後,而又純屬陽明者,葛根黃芩黃連湯所主之病是也。 《傷寒論》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葛...
2017-03-10 -
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這名字涵蓋了三個中藥材,分別是半夏、白術和天麻,但是中藥劑的名字不可能涵蓋所有藥材的,否則它的名字也太長了,除此之外它還有哪些組成成分呢,它的功效又是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
2016-01-07 -
黃芩素鋁膠囊(修正)的說明書
不及時治療腸胃疾病的話,可能會導致胃癌和腸癌的出現,一旦出現了癌症,你再想治癒就很難了,所以說我們提倡早預防和早治療。腸胃相對於其他器官來說是比較敏感的,經常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及時的服用藥物治療是...
2015-02-21 -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2017-03-11 -
寒涼藥之黃芩
黃芩味苦,性寒,屬寒涼藥範疇。是常用的清熱燥濕和清熱解毒藥。能瀉中焦實火,燥腸胃濕熱,清少陽邪熱。兼能涼血安胎的作用,下面就向大家介紹黃岑作為寒涼藥的具體功效。 1、瀉中焦實火:因胃火上壅而致的咽...
2017-03-11 -
黃芩煎劑外敷愈皮膚潰瘍
劉某,男,57歲,2011年6月9日初診。患者4月初施工時從腳手架上摔下,右下肢外傷後致右脛骨骨折,手術治療出院。之後1個月後小腿中段出現皮膚潰破流少許稀白膿,逐漸形成一潰瘍面,經醫院檢查骨折手術...
2017-03-11 -
升麻葛根仙鶴草 虛性出血尤為宜
對虛性出血,常用升麻、葛根、仙鶴草等有升補作用的藥物。《本草匯言》曰:“(升麻)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為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醫學啟源》謂:“升麻,若補脾胃,非此為引不能補。”因其氣味清輕,性...
2017-03-11 -
紅莖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涼血解毒。主眩暈;目亦腫痛;翳障遮睛;肺熱咯血;暑熱煩渴;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清火明目的功能...
2017-03-11 -
刺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解毒。主肺癆咳嗽咯血;黃疸;濕熱腹瀉;痢疾;目赤腫痛;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1 -
黃芩肥沃的砂土最為宜
一、概述 黃芩,別名黃金條根、山茶根、黃芩茶,為唇形科植物,其根供藥用,主要成分黃芩甙、黃芩黃素、漢黃芩素和黃芩新素等,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病發熱、肺炎、咯血、黃疸、肝炎、痢疾...
2017-03-11 -
黃芩連作種植技術
藥用植物黃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濕、解毒利膽等功能,人工栽培黃芩,採用小麥-黃芩連作方式,既能合理安排茬口,又提高了經濟效益,特別值得山區、丘陵地區種植。 一、 黃芩生長習性...
2017-03-11 -
黃芩清熱瀉肺有卓效
去年盛夏,暑熱炎炎,有一張姓患者來診,訴感冒咳嗽日久,近來發熱,膚如火燎,每日吐痰量多,煩渴引飲,食納不佳,煩躁難眠。觀其面紅清瘦,六脈浮洪。問其病史,其病後遍服柴胡、麥門冬、竹瀝水、藿香正氣之類。...
2017-03-11 -
升麻光照澆水多注意
1、生物學特性 升麻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當年幼苗在-25℃低溫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強光直射,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澇,忌土壤乾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質土,在鹼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長不良。 ...
2017-03-11 -
運用升麻皂刺之體會
《本草匯言》曰:“升麻……此升解之藥,故風可散,寒可驅,熱可清,瘡疹可透,下陷可舉,內伏可托,諸毒可拔。為瘡家聖藥。”在領會這段文字時,對“寒可驅,熱可清”句應加以分析,主要是指麻疹、癰疽初期階段有...
2017-03-11 -
小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疏風透疹;活血止痛;降血壓。主咽痛;癤腫;斑疹不透;勞傷;腰腿痛及跌打損傷;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