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蜆殼散
【處方】屋上白硯殼(搗末)。【功能主治】卒得咳嗽。【用法用量】《衛生總微》本方用法:每服五分,米飲調下。【摘錄】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衛生總微》卷十四
2017-02-18 30 -
玉竹豬心
【處方】玉竹50克 豬心500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蔥 花椒 食鹽 白糖 味精 香油適量【制法】1.將玉竹洗淨,切成節,用水稍潤,煎熬2次,收取藥液1000克。2.將豬心破開,洗淨血水,與藥液、生薑、蔥、花椒同置鍋內在火上煮到豬心六成熟時
2017-02-18 16 -
羊肉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羊肉湯【處方】羊肉(一斤半.去脂膜.煮取汁)、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二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芍藥、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各一兩。【炮製】上除羊肉
-
羊肝丸
《政和本草》卷七引《本草圖經》:羊肝丸【別名】秘傳羊肝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羊肝丸(《原機啟微》卷下)。【處方】黃連末30克 白羊子肝1具(去膜)【制法】上兩味,同於砂盆內研令極細,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2017-02-18 26 -
一麻二至丸
【處方】黑芝麻的功效與作用30克,女貞子的功效與作用10克,墨旱蓮草10克,制首烏的功效與作用10克,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10克,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10克,生熟地各15克,黃精的功效與作用20克。【功能主治】補腎養血,兼以涼血。
2017-02-18 21 -
玉露飲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0克,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芍藥6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6克,枳殼6克,桔梗4.5克。【功能主治】補氣活血,通絡下乳。主氣血虛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017-02-18 55 -
養血勝風湯
【處方】生地18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6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4.5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克 枸杞的功效與作用9克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棗的功效與作用仁4.5克 柏子仁6克 杭菊6克 桑葉的功效與作用3克 紅棗10枚 黑芝麻的功效與作
2017-02-18 45 -
茵陳蒿大黃湯
【處方】茵陳的功效與作用蒿、山梔仁、柴胡的功效與作用、黃檗(蜜炙)、龍膽草,各半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去黑心)、升麻、大黃(炒),各一兩。【功能主治】治傷寒發黃,面目悉黃,小便赤,宜服。【用法用量】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早晚
2017-02-18 27 -
毓麟珠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土炒)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酒炒)各6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蒸,搗)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制)各120克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酒炒)鹿角霜 川椒各60克【
2017-02-18 35 -
銀環威靈散
【處方】銀環蛇5條 威靈仙8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土鼈蟲的功效與作用 血竭 透骨草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各45克【制法】共研細末。【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散瘀止痛。治頸、腰椎骨質增生,骨刺,類風濕性關節炎。【用法用量】每服3克,日服二次,溫開
2017-02-18 13 -
罌粟膏
【處方】罌粟花15朵(無花,以殼代之)麻油120克 白蠟9克 輕粉(研細末)6克【制法】將罌粟花用油煎枯,過濾,入白蠟熬化,待四周將凝時,下輕粉末,攪勻。【功能主治】治湯火傷,皮肉損爛,痛苦焮熱,起泡流水。【用法用量】用時取少許,化開搽患
2017-02-18 11 -
薏苡仁酒
《活人書》卷十八:薏苡仁酒【別名】海桐酒【處方】薏苡仁2兩,牛膝2兩,海桐皮1兩,五加皮1兩,獨活1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兩,杜仲的功效與作用(薑汁炙)1兩,白術半兩,枳殼1兩(炒),生幹地黃2兩半。【制法】上為粗散,入生絹袋內,無灰酒5
2017-02-18 16 -
養目湯
【處方】熟地30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 麥冬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0克 葳蕤15克 山茱萸12克 北五味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6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主治】補腎養肝,祛風明目。治目病由於肝腎不足
2017-02-18 16 -
愈帶丸
【處方】熟地120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0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90克 川柏 良薑各6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0克 椿根皮450克【制法】上藥研末,米飲糊丸。【功能主治】養血和營,清熱燥濕。治婦人沖任不固,帶脈失司,赤白帶下,經濁淋漓。【
2017-02-18 40 -
宜風散
【處方】巴豆的功效與作用(去油)大黃(炮)樸消 枳殼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瓤)各等分【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功能主治】治痔瘡。【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如服藥後大便結澀,二至三日後再服。【摘錄】《急救仙方
-
氤氳湯
【處方】大豆卷6克 藿香9克 佩蘭9克 青蒿6克 焦梔皮6克 連翹9克 滑石15克 通草3克 郁金6克 菖蒲3克【功能主治】清熱化濕,宜氣透痞。治濕溫,發熱身痛,熱勢起伏,汗出不解,胸脘痞悶,嘔惡便溏,頸、胸、腹部等處見白痞,舌苔黃膩,脈
2017-02-18 10 -
養正丹
【別名】交泰丹【處方】水銀、硫黃(研細)、朱砂(研細)、黑錫(去滓.稱.與水銀結砂),各一兩。【來源】出寶林真人谷伯陽《傷寒論》中。【炮製】上用黑盞一隻,火上熔黑錫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枝子攪勻,次下朱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
2017-02-18 11 -
延年斷汗湯
【處方】黃耆(蜜炙)人宰(去蘆)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芍藥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不見火)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粉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自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
-
養筋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熟地30克 麥冬30克 炒棗的功效與作用仁9克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9克【功能主治】補腎養心,滋肝舒筋。治肝腎不足,心陰亦虛,筋縮不伸,臥床呻吟,不能舉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劑筋少舒,
2017-02-18 90 -
約陰丸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白術(炒)芍藥(酒炒)生地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地榆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白石脂(醋的功效與作用煆,淬)北五味 丹參 川續斷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治婦人血海有熱,月經先期,或月經過多,或兼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