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驅蚊的花草
七裡香:這是一種四季常綠的小灌木,外形呈傘房狀,分枝多,緊密,葉小亮澤,花白繁密,花後還能結紅色漿果,常常修剪的株型美觀大方,能為陋室增加美感。葉片有濃濃的辛、甜香味,驅蚊效果很好。 食蟲草:一種菊科草本植物,可長到一米來高,花小黃色,一
-
草決明的其他功效
草決明又稱馬蹄決明,也叫決明子,系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草決明的成熟種子,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肝經,是清肝明目和潤腸通便的良藥,《神農本草經》說它能治青盲、目澀、白膜、眼赤痛等各種眼病,現今主要用來治療白內障、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青光眼、
2017-03-07 15 -
白芥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①《別錄》: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口黃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②陶弘景:禦惡氣暴風,毒腫流四肢疼痛。 ③孫
-
擘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解毒。主脾虛水腫;小便淋濁;大腸下血;濕熱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生食或燒存性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吹鼻。 摘錄 《中華本草》
-
波羅蜜核中仁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通乳。主產後脾虛氣弱;乳少或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 各家論述 1.《綱目》:補中益氣。 2.《陸川本草》:治氣弱,通乳。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37 -
食用銀耳的功效與作用
銀耳的功效: 銀耳從中醫學上講具有“強精、補腎、潤肺、生津、止咳、清熱、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之功。作為滋補佳品,它適用於一切老弱婦孺和病後體虛者,並常用於治療老年慢性氣管炎等病症,對高血壓、血管硬化患者,尤為適宜。
-
白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渴。主熱毒瘡腫;口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汁滴。 注意 《四聲本草》:患冷氣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損人。產後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腸痛。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益筋力。 2.孟
-
回生至寶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冶】感冒風寒,瘟疫,中風不語,霍亂吐瀉,絞腸痧,中暑,大小便不利,紅痢,食積,風痰頭眩,婦人血崩及月水不止。 【用法用量】大人用1分,小兒論大小,3-4厘以至7-8厘。感冒風寒,生薑湯送下;瘟疫,新汲水送下,中風不語,生薑湯送下
-
霸王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腹痛;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未,每次3g,每日2次;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附方 ①治癰腫: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蕉草。共搗絨塗。②治腳生肥毒:
2017-03-07 12 -
芭蕉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飽脹;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嘔吐痰涎;頭目昏眩;心痛;怔忡;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6g。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心痹痛。 2.《滇南本草》:暖胃,散
2017-03-07 12 -
白背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用銀白楊葉製成不同劑型於不同季節共觀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顯效率為52%左右。對咳、痰、喘均有療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時間多在服藥
2017-03-07 15 -
白花蛇目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疏風定驚。主小兒夜啼。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少許沖服。 各家論述 《普濟方》:治小兒夜啼,以一隻為末,竹瀝調少許灌之。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6 -
柏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疥癬,癩瘡,禿瘡,黃水瘡,丹毒。 ①《唐本草》:枯枝節燒取油,療癘疥及癩瘡。 ②《本草別說》:以柏枝節燒油膏,敷惡瘡久不瘥,有蟲者。 ③《綱目拾遺》:搽禿瘡,治癬,頭面耳上黃水瘡,赤遊丹。 用法用量 外用:塗敷或熬膏搽。 附
2017-03-07 18 -
冰草白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治淋病,帶下。 附方 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兩,水煎服。 ②治赤白帶下:冰草白穗五錢,敗醬草一兩,水煎服。 摘錄 《*辭典》
-
白楊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驅蟲。主風痹;腳氣;撲損瘀血;痢疾;肺熱咳嗽;口瘡;牙痛;小便淋瀝;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浸洗,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久風
2017-03-07 45 -
巴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活血。主幹血癆;潮熱;產婦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0-9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涼。有清熱活血的功能。用於婦女幹血癆、潮熱、產婦失血口渴、牙疼等症。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7 -
百足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散瘀接骨,消腫止痛。主勞傷;跌打腫痛;骨折;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酒炒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祛濕涼血、止痛接骨的功能,用於勞傷、跌打、骨折。 摘錄 《中華本
2017-03-07 26 -
白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調中益氣,健脾益腎。 ①《孫真人食忌》:腎病宜食。 ②孟詵:補五臟,調中,助十二經脈。 ③《日華子本草》:豆,暖腸胃。葉,利五臟,下氣。 摘錄 《*辭典》
-
柄果槲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補肝腎;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風濕痹痛;腰腿痛;跌打損傷;高血壓;胎動不安;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治跌打、骨折、腰腿疼。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2 -
矮醋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主感冒發熱,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1.《涼山州中草藥資源普查名錄》:有解毒的功能。用於感冒。 2.《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