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毒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主肺熱咳嗽;吐血;衄血;赤痢;淋痛;風濕痹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07 30 -
扁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湧吐風痰;明目;解毒。主癲癇;驚風;痰涎壅盛;目翳;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研細調敷或點眼。 注意 內服宜慎。不宜多服久服。 附方 ①治頑痰不化:石青一兩(水飛),石綠半兩(水飛)。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
2017-03-07 10 -
鴇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補虛;祛風蠲痹。主身體虛弱,風濕痹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飲膳正要》:補益人。去風痹氣。 摘錄 《中華本草》
-
半圓蓋陰石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散瘀通絡。主風濕疼痛;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破傷風;跌打損傷;骨折;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祛風解痙,利水化濕、接骨續筋的功能。用於破傷風
-
白綠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止咳平喘。主慢性腎炎;腎結石;尿路感染;黃疸型肝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胃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摘錄 《中華本草》
-
白仙茅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肺健脾;被腎壯陽;活血舒筋。主肺虛咳嗽;脾虛消化不良;腎虛陽痿;帶下;子宮脫垂;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4 -
白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調氣散結;祛風止癢。主乳腺炎;淋巴腺炎;腸癰;瘡癤;疝氣;蕁麻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24g,單用根可至30-4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0 -
白鵝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潤皮膚;解毒腫。主皮膚皴裂;耳聾;聤耳;噎膈反胃;藥物中毒;癰腫;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外用:適量,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耳卒聾,以灌之。 2.《日華子本草》:潤皮膚。 3.《綱目》:治唇沈,手足皴裂
2017-03-07 16 -
波緣楤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祛風除濕。主跌打損傷;骨折;痞塊;經閉;痛經;勞傷疼痛;風濕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活血通經、行瘀止痛的功能。用於跌打損傷及婦女閉經
-
扁軸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益。主身體衰弱;勞傷乏力;虛熱;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樹皮及枝葉有補虛勞的功能。用於一般身體衰弱。 摘錄 《中華本草》
-
白梅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咽生津,澀腸止瀉,除痰開噤,消瘡,止血。主咽喉腫痛,煩渴嘔惡,久瀉久痢,便血,崩漏,中風驚癇,痰劂口噤,梅核氣,癰疽腫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噙咽津液或入丸劑。外用:擦牙、搗敷或煆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 《本草從
2017-03-07 15 -
百解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利水通淋。主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白喉;風火牙痛;腸炎;痢疾;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風濕疼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1 -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知柏地黃丸的功效 主要有抗菌,抗炎,鎮靜,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 1、抗菌 黃柏、丹皮、知母、熟地、山茱萸、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黃柏、丹皮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017-03-07 67 -
冰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退熱消暑;解渴除煩。主傷寒陽毒;熱甚昏迷;中暑煩渴。 用法用量 內服:含化。外用:罨敷。 注意 不可過食。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去熱煩。 2.《日用本草》:解煩渴,消暑毒。 3.《綱目》:傷寒陽毒、熱甚昏迷者,以冰一
2017-03-07 10 -
扁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化濕;舒筋活絡。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中風偏癱;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7 12 -
延胡索的藥用價值
延胡索,又稱元胡、玄胡索,簡稱為延胡、玄胡,是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根莖,常用的止痛中藥。袓國醫學認為,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胃經,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之功效,故可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經、跌打損傷等病症。 據《本草
-
知母的藥用價值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乾燥根莖。習稱“毛知母”;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知母具有:清熱泄火,生津潤燥的功效。用於外感熱病、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病症。 ①用於溫熱病、高熱煩躁、口渴及肺熱喘咳、痰黃而稠等肺
2017-03-07 10 -
穿山甲的藥用價值
藥用穿山甲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片。味鹹,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排膿,下乳汁的功效。 穿山甲善於走竄,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故可用治血滯經閉,癥瘕結塊,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諸種症候。用於血滯經閉,可與當歸、川芎、赤芍藥、紅花
2017-03-07 10 -
茯苓的藥用價值
茯苓是一種藥食兼具的真菌菇類,是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別名有白茯苓、雲茯苓、茯菟、伏靈、鏡苓、雲苓、皖苓、鄂苓、閩苓、松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茯苓味淡而能滲濕,味甘而能補虛,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它可以利
-
山楂的藥用價值
山楂以果實作藥用,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對肉積食滯、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 現代研究證明,山楂能舒張血管、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加冠狀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