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味湯
《外台》卷二十五引《許仁則方》:六味湯【處方】附子(炮)2兩,細辛2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2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兩,乾薑3兩,大黃5兩。【功能主治】痢疾,腸胃中冷熱不調,病根固結者。【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2升4合,去滓,分
2017-02-23 12 -
淋渫烏頭散
【處方】澤烏頭(生用,不去皮)木鱉子(去殼)白芥子 鱉甲(去裙擁)各30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生用,不去皮)100個【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頑痹不仁,及筋骨疼痛攣急。【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數沸,去滓,乘熱淋渫患處,冷即
2017-02-23 11 -
療兒散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0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60克(酒洗)川牛膝15克 乳香6克(去油)鬼臼9克(研,水飛)【功能主治】治產婦氣血虛弱,胎死不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下
2017-02-23 11 -
龍香散
《衛生總微》卷十二:龍香散【處方】白術1分,石膽半錢(研),龍齒1錢,陳皮的功效與作用(末)1錢,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字(研)。【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小兒五疳瘦悴,多啼叫喚,口瘡發穗。【用法用量】每服半錢,2歲以下者每服1字,米飲調
-
練中丸
《外台》卷十二引《必效方》:練中丸【別名】桂心丸【處方】大黃1斤,樸消10兩(煉),芍藥8兩,桂心4兩。【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癖。虛熱,兩脅下癖痛,惡不能食,四肢酸弱,口幹,唾涕稠粘,眼澀,頭時時痛,並氣沖背膊
2017-02-23 14 -
雷真君逐火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4兩,生黃耆3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兩,大黃5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5錢,黑荊芥3錢,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錢,黃芩的功效與作用3錢。【功能主治】湯火傷。【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不可內飲冷水,飲則必死。若外用冷水淋洗
2017-02-23 22 -
兩宜湯
《辨證錄》卷七:兩宜湯【處方】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白術1兩,薏仁5錢,柴胡的功效與作用5分,龍膽草1錢,茵陳的功效與作用1錢,郁李仁5分。【功能主治】心驚膽戰,面目俱黃,小水不利,皮膚瘦削。【用法用量】水煎服。2劑輕,4劑又輕,10劑全
-
連翹敗毒散
《古今醫鑒》卷十五:連翹敗毒散【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 桔梗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連翹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獨活 前胡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散癰
2017-02-23 46 -
斂汗丸
《石室秘錄》卷二:斂汗丸【處方】玄參1斤,麥冬1斤,天冬1斤,生地1斤,北五味4兩,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半斤。【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每飯之時,頭汗如雨落者,此胃火旺,而非腎火餘也。【用法用量】每日1兩,白滾水送下
2017-02-23 19 -
六物丸
《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太平聖惠方》:六物丸【處方】栝樓根2.5克 麥門冬(去心)1.8克 知母1.5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粉 土瓜根各30克【制法】上為細末,牛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氣生津。治消渴。【用法用量
-
理中化毒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白術、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乾薑。【功能主治】痘瘡成漿之時,泄,所出之物清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片玉痘疹》卷九
2017-02-23 14 -
厲風膏
【處方】大風子肉5錢,木鱉子肉5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兩,細生地1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5錢,紫草5錢,黃柏5錢,玄參5錢,麻黃5分,黃占2兩,麻油8兩。【制法】麻油入鍋,先將生地熬枯,去滓;再將當歸、防、柏、紫、麻黃、玄參熬枯去滓;再入大
-
龍虎飲
【處方】鹿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酥炙)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半兩,萆薢半兩,金釵石斛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半兩,杜仲的功效與作用(去皮,銼,薑汁制,炒去絲)半兩,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去皺皮)半兩,木瓜的
2017-02-23 31 -
陸鶴消癜湯
【處方】制商陸20克(先煎),仙鶴草30克,生地榆30克,黨參的功效與作用10克,白術10克,山萸肉10克,丹參10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15克,首烏的功效與作用15克,玄參15克,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止血生血。主
-
藍機聖砭腦膏
【處方】桂、附子、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並生用)。【制法】上以薑汁調膏。【功能主治】兩額角並頭頂痛。【用法用量】貼之。【摘錄】《普濟方》卷四十四引《江陰方》
-
利骨散
【處方】白馬腦上肉1-2斤。【制法】待生蛆,與烏骨白雞1只食之,取糞陰乾,每1錢入硇砂1錢,研勻。【功能主治】利骨取牙。主【用法用量】用少許擦疼處,片時取之即落。【摘錄】《本草綱目》卷四十引《乾坤秘蘊》
2017-02-23 10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
【別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黃湯、茯甘姜味辛夏仁黃湯【處方】茯苓的功效與作用4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兩,五味半升,乾薑3兩,細辛3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半升,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半升,大黃2兩。【功能主治】咳逆倚息不得臥。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
2017-02-23 36 -
六半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6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炙)。【功能主治】熱濕腳氣,不能步行;血虛,腰腿疼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半,用水1盞,煎至6分,去滓,入無灰酒少許,再煎數沸,食前熱服。【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八
2017-02-23 10 -
柳花散
《禦藥院方》卷九:柳花散【處方】延胡索30克 黃柏(去粗皮)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青黛6克 密陀僧(另研)9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口舌生瘡。【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敷於瘡上,有津即吐之,食後、臨臥用。【摘錄】《禦藥院方》卷九《
-
爐甘丹
【處方】上爐甘石(煆,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湯淬三四次,揀淨,研細,水飛,漂)60克 上血竭15克 海螵蛸(去背)15克 真輕粉12克 烏芋粉60克 漂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粉30克【制法】上藥各研極細,和勻,密貯。【功能主治】拔毒止痛。治下疳。【用
2017-02-2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