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侯行軍散
【別名】行軍散(《行軍方便便方》卷中)。【處方】麻黃27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 蘇葉 石膏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綠豆的功效與作用粉60克【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功能主治】治感冒風寒,未過三日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無根水調
2017-02-19 41 -
完璧散
【處方】黃柏4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兩,黃葵花3兩(焙),降真末1兩,檳榔2兩,芍藥1兩(以上共為末),木鱉子半兩,海螵蛸3兩(二味同研),龍骨1兩(另研),密陀僧1兩(研),血竭2兩,麈香2錢(研),輕粉1錢,韶粉1兩,滴乳2錢,黃丹3
-
溫胎飲
【處方】北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6克,大茴香6克,蘄艾6克,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6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6克,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片。【功能主治】暖胞固澀。主陽氣虛寒。(妊娠遺尿)【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蘇丹玉案》卷五
-
挽流湯
【處方】熟地60克,山藥的功效與作用30克,白術30克,澤瀉的功效與作用9克,玄參30克,北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6克,山茱萸15克。【功能主治】滋陰補腎,澀精止遺。主腎陰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八
2017-02-19 14 -
溫經活血湯
【處方】泡附子15克,乾薑6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30克,地龍12克,雞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參30克,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克,蜈蚣的功效與作用1條(研末沖服)。【功能主治】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主寒邪外邪,絡脈不
2017-02-19 28 -
五仙散
【處方】嫩黃耆(蜜水炒)揀參(去蘆)白術(去蘆,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洗)各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3克【功能主治】治婦人虛勞,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發熱痰嗽,喘急之甚,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盜汗,精神短少,或大便稀溏,或腹中積塊,
-
外敷生長散
【處方】蘇木 川烏 松節 自然銅(醋的功效與作用淬七次)制乳香 制沒藥各6克 降香3克 血竭 龍骨各1.5克 土狗3克【制法】共為細末。【功能主治】接骨止痛。治骨折。【用法用量】醋調敷傷處。【摘錄】《劉壽山正骨經驗·附方》
-
萬應膏
《醫宗金鑒》卷六十二:萬應膏【處方】川烏 草烏 生地 白蘞 白及 象皮 官桂 白芷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土木鱉 穿山甲 烏藥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獨活 元參 定粉 大黃各15克【制法】上十九味,除定粉
2017-02-19 41 -
午時茶
【處方】茅術300克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00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300克 連翹300克 白芷300克 川樸450克 枳實300克 楂肉300克 羌活300克 前胡300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300克 藿香30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00克
2017-02-19 11 -
無比散
【處方】青黛 白僵蠶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馬牙消 板藍根 紫河車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治咽喉腫痛。【用法用量】含化。【摘錄】《潔古家珍》
-
五退散
【處方】蟬蛻(洗)蛇蛻(醋的功效與作用煮)荊芥 穿山甲(燒存性)川烏(炮,去皮)粉草各15克 蠶蛻7.5克 豬蹄蛻7.5克(微炒)【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活血祛風,消腫止痛。治脾受風熱,倒睫卷毛,常流眼淚,翳膜漸生,乍愈乍發,多
2017-02-19 11 -
溫胞散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9克 白術30克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破故紙6克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9克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9克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9克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9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6克 附子0.9克【功能主治】溫腎暖胞,調補沖任。治
2017-02-19 35 -
文墨丹
【處方】五倍子1個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1個 白礬2克 南星1個 雄黃1塊 大梅片0.9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0.15克【制法】前五味,皆以面裹煨,研細。再入梅片、麝香和勻。【功能主治】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吹患處。【摘錄】《青囊秘傳》
2017-02-19 10 -
五福化毒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福化毒丹【處方】桔梗(微炒)、玄參(洗.焙),各六兩;青黛(研)、牙硝(枯)、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各二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五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一兩半,銀箔八片(為衣),麝香的功效與作用(研
2017-02-19 10 -
烏梅紅糖水
【處方】烏梅的功效與作用9克 紅糖的功效與作用適量【制法】將烏梅、紅糖加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渣飲用。【功能主治】收斂,止血。適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用法用量】每日2次,溫熱飲服。【摘錄】《民間方》
2017-02-19 19 -
烏犀丸
【處方】烏犀角屑30克 羚羊角屑60克 天南星30克(醋的功效與作用浸一宿,炒令黃)天雄30克(炮裂,去皮,臍)天麻的功效與作用60克 烏蛇6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黃)桂心30克 白僵蠶30克(微炒)幹蠍30克(微炒)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
吳婆散
【處方】黃柏(蜜炙)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微炒)桃根白皮各0.3克 木香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汁炙)丁香 檳榔各3克 蕪荑(去皮)0.3克 沒食子4.5克 楝根白皮0.15克【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瀉不止,日夜無度,漸漸羸瘦,久治
-
烏頭湯
【處方】麻黃 芍藥 黃耆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炙)川烏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烏頭)【制法】上五味,哎咀四味。【功能主治】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蜜煎中,更煎之
2017-02-19 22 -
無比丸
《聖濟總錄》卷五十六:無比丸【處方】高良薑(炮)縮砂仁 桂(去粗皮)乾薑(炮)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90克【制法】上五味,搗羅為末,酣煮麵糊為丸,如小彈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種心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蘿蔔1片,和藥細嚼,熱湯下,不拘時
2017-02-19 15 -
五味湯
【處方】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洗)九斤,良薑(炒)、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茴香(炒),各一斤半;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十七斤半,鹽(炒)二十二斤。【炮製】上為末。【功能主治】溫中益氣。治胸膈痞滿,心腹刺痛,短氣噎悶,咳嗽痰唾,嘔逆噁心,
2017-02-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