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術通神散
【處方】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 大黃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連翹 石膏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 滑石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 白術 梔子 藿香 砂仁 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蒼術【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疏
2017-02-18 26 -
芎黃散
《衛濟寶書》卷下:芎黃散【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大黃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香白芷各10克【制法】上為細末,搗爛。【功能主治】化毒排膿,生肌止疼。治疽瘡。【用法用量
2017-02-18 29 -
息賁湯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七次)吳茱萸(湯洗)桂心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桑白皮(炙)葶藶(炒)各75克【制法】上為銼散。【功能主治】治肺之積,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灑灑寒熱,氣逆喘咳,發為肺癰,脈浮。【用法
-
消癭五海飲
【別名】消癭五海散(《萬病回春》卷五)。【處方】海帶的功效與作用 海藻 海昆布 海蛤 海螵蛸各105克 木香 三棱 莪術 桔梗 細辛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各60克 豬琰子7個(陳壁土炒去油,焙乾)【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功能主治】化痰消癭。治
2017-02-18 20 -
雪梨膏
【處方】雪梨的功效與作用60只(取汁500毫升)生地 茅根 藕各取汁2升 蘿蔔 麥冬各取汁1升【制法】上六味同煎。煉入蜂蜜的功效與作用500克,飴糖240克,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100毫升,再熬如稀糊,則成膏。【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止血
2017-02-18 15 -
香連治中湯
【處方】廣木香2.5克 潞黨參的功效與作用6克(米炒)黑炮薑1克 炒廣皮3克 小川連2克(醋的功效與作用炒)生冬術4.5克 清炙草1.5克 小青皮2克【功能主治】清肝健脾,和中止瀉。治肝旺脾虛,大便飧泄,腸鳴腹痛,欲泄而不得暢泄,裡急後重
2017-02-18 11 -
消風導赤湯
【處方】生地 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牛蒡子(炒,研)白鮮皮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南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木通各2.4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酒炒)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0.9克 燈心165釐米【功能主治】消風祛濕,清心利水。治嬰兒由於胎中血
2017-02-18 64 -
小清涼散
《傷寒溫疫條辨》卷四:小清涼散【處方】白僵蠶(炒)9克 蟬蛻10個 銀花 澤蘭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生地各6克 石膏9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梔子(酒炒)牡丹皮 紫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溫病壯熱煩躁,頭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
2017-02-18 33 -
豨桐丸
【處方】豨薟草 臭梧桐各等分【制法】上藥酒制曬乾,為細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祛風勝濕,舒筋活絡。治感受風濕,兩足酸軟,步履艱難,狀似風癱。現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及慢性腰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早、晚各一服。【注意】服藥期間,忌豬肝、
2017-02-18 13 -
芎菊散
【處方】薄荷的功效與作用60克 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21克 白芷15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眼目暴赤。(紅眼)【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後用茶的功效與作用少許,沸湯點服;如
2017-02-18 12 -
獬豸湯
【處方】良薑(黃土煮)2兩,白術2兩(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兩,縮砂仁1兩,紅豆1兩,胡椒半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健脾溫中。主臟腑虛寒泄瀉。【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加鹽沸湯點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
新定枇杷葉飲
【處方】枇杷葉4.5克 扁豆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縮砂1.2克 麥門冬3克 木香0.9克【功能主治】解暑毒。【加減】吐瀉,去麥門冬,加丁香;熱高,加香薷、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觀聚方要補
2017-02-18 25 -
犀角地黃東加味
【處方】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參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葉10克,板藍根15克。【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滋陰解毒。主風火熱毒,傷其血絡,營血瘀滯,淫於腠。【用法用量
2017-02-18 35 -
消癰散毒飲
【處方】青皮 浙貝母 天花粉各6克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1握(搗汁)連翹 鹿角屑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4.5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治乳癰初起,惡寒發熱,焮腫疼痛。【用法用量】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溫服。【摘錄】《丹
2017-02-18 13 -
瀉肝湯
【處方】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大黃 茺蔚子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黑參 桔梗 芒消各30克【制法】上藥研末。【功能主治】治風熱入眼,致患鶻眼凝睛外障,初起癢痛淚出,眼珠難以回轉,不辨人物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食後
-
渫白圓
【處方】附子一枚(六錢重者.生.去皮.臍),生硫黃(別研)、天南星(生用)、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生用),各一兩;盆硝、玄精石,各半兩。【炮製】上為細末,入細面三兩令停,水和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膈痰涎不利,頭目昏運,吐逆涎沫。【用
-
小黃丸
【處方】南星(湯洗)30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30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30克【制法】上藥研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熱痰咳嗽,面赤煩熱,唇口乾燥,脈洪者。【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後用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湯
2017-02-18 14 -
香油蜜膏
【處方】芝麻香油100克 新鮮蜂蜜的功效與作用200克【制法】將上2味文火加溫調勻即可。【功能主治】補脾胃,益中氣,解熱毒,通燥結;有解毒保胎之功效。適用于孕婦胎漏而大便燥結者,亦適用於妊娠中毒症。【用法用量】每服10克,每日2次。【摘錄
2017-02-18 12 -
小菊花膏丸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枯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大黃 幹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 蒼術 荊芥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治小兒兩目紅赤濕爛。【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或為膏服。【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2017-02-18 26 -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洗肝散【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薄荷的功效與作用(去梗)、羌活(去蘆)、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山梔子仁、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大黃(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二兩。【炮製】上為末。【功能主治】治風毒
2017-02-18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