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煎煮前需要清洗嗎 煎煮注意事項
煎煮中藥前要清洗嗎 湯劑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中藥劑型。用中藥治病,無論是用單味入藥,還是用多味藥配成方劑應用,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它藥液熬製成湯劑後,才能服用。一些人在煎煮中藥之前,總是先用清水將中藥飲片洗一遍,認
-
小承氣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小承氣湯【處方】大黃(五錢)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三錢) 枳實(二錢)【功能主治】治傷寒潮熱譫語,大便六七日不通,有燥糞結滯,此藥主之。【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食前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2017-02-18 12 -
有關生薑治病的14種偏方
生薑是我們日常生活經常用的調味品之一。其不僅僅是調味品,還能很好的治療一些疾病。姜味辛性溫,有發汗解表、散寒健胃、溫中止嘔、溫肺止咳、止痛、祛痰、助消化、解毒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生薑“生用發散、熱用中和、解食野禽中毒或喉痹,浸汁
2017-02-09 14 -
西清湯
【處方】桂枝1.5克 梔子4,5克(薑汁炒)蘇子4.5克 桑皮6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9克 橘紅3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3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克 蒺藜9克 郁金6克 薑3片【功能主治】治膽咳,咳嘔苦水如膽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
2017-02-18 10 -
桃花茶的做法【圖】
桃花茶的做法 一、桃花蜜茶 材料:桃花3-5克,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1、杯中放入桃花,用沸水沖泡。 2、泡置約5分鐘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 3、每次沖飲完可以續水,直到桃花味淡為止。 功效:這款桃花茶的功效與作用是
2017-02-13 32 -
香附餅
【處方】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制法】研為細末,用酒調和,量瘡大小做餅。【功能主治】治瘰鬁流注腫塊,或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用法用量】覆患處,以熱熨斗熨之。若風寒濕毒,宜用薑汁作餅。【摘錄】《外科發揮》卷五
2017-02-18 11 -
雄朱圓
【處方】雄黃(研)、朱砂(研)、龍腦(研)、麝香的功效與作用(研),各一錢。白僵蠶(去絲.嘴.生)、白附子(生)、天南星(洗.生)、烏蛇(去皮.骨.生),各半兩。【炮製】上除研外,餘皆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中風涎潮,咽
2017-02-18 10 -
消石礬石散
【別名】消石散(《聖濟總錄》卷六十),礬石散(《雞峰普濟方》卷九)。【處方】消石 礬石(燒)等分【制法】上二味,為散。【功能主治】消瘀清熱。治女勞疸。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少腹滿急,小便難,額上黑,足下熱者。【用法用量】每次服2克,以大麥粥
2017-02-18 38 -
香苓散
【處方】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神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 桔梗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木香 白術 朱砂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 豬苓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制法】上藥研末和勻。【功能主治】治小便赤濁,諸
2017-02-18 10 -
細辛五味子湯
【處方】北細辛(去苗)、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洗七次),各一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去核),各一兩半;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罌粟殼(去蒂.蓋),各三兩;桑白皮(炒)二兩。【炮製】上為粗散。【功能主治】治肺經不足,胃氣怯弱,
2017-02-18 19 -
消瘀止痛藥膏
【處方】木瓜的功效與作用60克 梔子30克 大黃150克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60克 地鱉蟲30克 乳香30克 沒藥30克【制法】共為細末。【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骨折傷筋,初期腫脹疼痛劇烈者。【用法用量】飴糖或凡士林調敷。【摘錄
2017-02-18 33 -
雄麝散
【處方】麝香的功效與作用3克 雄黃90克【制法】先將麝香入乳缽內,加雄黃少許,研和,再加其餘雄黃,同研極細,裝瓷瓶內,勿洩氣。【功能主治】消散腫毒。治癰腫,流注。【用法用量】用時將藥少許,撒在膏藥上,烘烊,外貼患處。【摘錄】《朱仁康臨床經
-
香膏
《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引《小品方》:香膏【處方】白芷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芎藭 細辛 辛夷 通草 桂心 熏草各22.5克【功能主治】治鼻中窒塞。【用法用量】上八味,哎咀,苦酒漬一宿,以豬膏14克,煎至白芷色黃成膏,濾去滓。取少許點鼻中,或綿裹
2017-02-18 12 -
小三五七散
【處方】天雄90克 山茱萸150克 薯蕷210克【功能主治】治頭風,目眩耳聾。【用法用量】上三味,為末過篩,以清酒服3克。一日兩次。不知稍增,以知為度。【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2017-02-18 12 -
消腫膏
【處方】芙蓉葉 紫荊皮各150克 白芷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骨碎補 獨活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 南星各90克 橙橘葉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60克 石菖蒲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制法】共為末。【功能主治】消腫止痛,化瘀接骨。治胸
2017-02-18 10 -
消化丸
【別名】沉香消化丸(《十藥神書》陳修園注本)。【處方】青礞石60克(消煆)明礬60克 橘紅90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皂牙60克(火炙,去皮、弦)南星60克(生用)半夏的功效與作用60克(生用)枳殼45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枳實45克
-
消瘰丸
《醫學心悟》卷四:消瘰丸【別名】消癘丸(《瘍醫大全》卷十八)。【處方】元參(蒸)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煆,醋的功效與作用研)貝母(去心,蒸)各120克【制法】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熱滋陰,化痰散結。治肝腎陰號所致的瘰癘。
2017-02-18 43 -
下甲丸
【處方】下甲(即龜版)150克 側柏45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90克【制法】上藥為末,薑汁浸地黃膏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陰虛氣滯,胸悶發熱。【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白湯送下。【摘錄】《醫學人門》卷七引丹溪
-
洗藥方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洗藥方【處方】白芷4.5克 蟬衣3克 槁本4.5克 苦桔梗6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3克 橘絡3克【功能主治】消散風熱,輕揚止痛。治風邪頭痛。頭目昏脹,疼痛明顯者。【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慈
2017-02-18 19 -
薟薢金銀散
【處方】黃耆5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5錢,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1兩,稀簽草3錢,萆薢5錢,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錢,肉桂的功效與作用1錢。【功能主治】筋疽、癆疽、足疽之陰症黑爛者。【用法用量】水煎,急服之。【摘錄】《洞天奧旨》卷七
2017-02-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