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打呼嚕的偏方大全
1、嚼蔥白,方法:每晚睡覺前取新鮮的蔥白一根,嚼食之(依個人品味食用,切勿多食,以免影響睡眠),連續食用一周,然後看效果,如果有效果則繼續,直至治好為止。 2、花椒泡水,方法:花椒5~10粒,每晚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透後服下
-
活血解熱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解熱湯”在《 瘋門全書 》 【出 處】《瘋門全書》 【處 方】全當歸5錢,大生地2錢,白苦參3錢,京赤芍1錢,川黃連1錢,炒梔仁1錢,荊芥穗1錢,北防風1錢,蘇薄荷1錢,石菖蒲5分,明雄(研末,沖服)1錢,條甘草2錢
2012-07-16 11 -
活血酒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酒”在《中醫外傷科學》 【出 處】《中醫外傷科學》 【處 方】乳香 沒藥 血竭各15克 貝母9克 羌活15克 木香6克 厚樸9克 川烏 草烏 白及各3克 麝香1.5克 紫荊皮24克 香附15克 小茴香9克 甲珠15克
2012-07-16 13 -
活血明目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明目飲”在齊強方 【出 處】齊強方 【處 方】當歸9克,赤芍9克,紅花6克,菊花12克,草決明12克,五味子6克,龍膽草6克,公英12克,蟬蛻6克,木賊12克,蘇木10克。 【功能主冶】通經化瘀明目。主外物傷及,氣
2012-07-16 11 -
活血破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破瘀湯”在《眼科臨症筆記》 【出 處】《眼科臨症筆記》 【處 方】黑玄參5錢,丹皮3錢,枯草3錢,香附3錢,當歸4錢,川芎3錢,胡黃連3錢,蒺藜3錢(炒),白芍3錢,穀精草2錢,木賊3錢,甘草1錢,田三七5分(為末)
-
活血驅風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驅風散”在《直指》卷十九 【別 名】治血驅風散、活血祛風散 【出 處】《直指》卷十九 【處 方】當歸3錢,川芎3錢,白芷3錢,華陰細辛3錢,白蒺藜(炒去刺)3錢,桃仁(浸,去皮,焙)3錢,白芍藥3錢,半夏(制)3錢
2012-07-16 10 -
活血祛風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祛風膏”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出 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處 方】防風2兩,蔓荊子1兩,當歸3兩,生耆2兩,桂枝3兩,川撫芎2兩,薄荷1兩,陳皮1兩,白附子面5錢(後入),樟腦面5錢(後入),牡丹皮1兩,杭芍
2012-07-16 14 -
活血祛瘀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祛瘀湯”在《臨證醫案醫方》 【出 處】《臨證醫案醫方》 【處 方】丹參30g,當歸9g,赤芍9g,雞血藤15g,桃仁6g,玄胡9g,郁金9g,三七3g(研),香附9g,枳殼6g,廣木香6g,甘草3g。 【功能主冶】
2012-07-16 14 -
活血潤燥生津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潤燥生津湯”在《 醫方集解 》引丹溪方 【出 處】《醫方集解》引丹溪方 【處 方】當歸 白芍 熟地黃各3克 天冬 麥冬 栝樓各2.5克 桃仁(研)紅花各1.5克 【功能主冶】養血滋陰,生津潤燥。治內燥。津液枯少。
-
活血潤燥生津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潤燥生津飲”在《 醫學入門 》卷八 【別 名】生津散 【出 處】《醫學入門》卷八 【處 方】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瓜蔞仁、麻子仁、甘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天花粉各等分。 【功能主冶】活血,潤燥,生津。主燥渴
2012-07-16 13 -
活血潤燥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潤燥丸”在明方賢著《 奇效良方 》 【出 處】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 方】當歸、防風,各三錢。大黃(濕紙裹煨)、羌活,各一兩。桃仁(二兩.湯泡去皮尖.別研如泥),麻子仁(二兩半.別研如泥),皂角仁(去皮.燒存性
2012-07-16 25 -
活血養肝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養肝湯”在《眼科臨症筆記》 【出 處】《眼科臨症筆記》 【處 方】知母肉3錢,當歸4錢,川芎2錢,玉竹3錢,胡黃連3錢,寸冬3錢,夏枯草3錢,菊花2錢,香附3錢,木賊2錢,石斛3錢,甘草1錢,田三七5分(另為末,沖服
2012-07-13 12 -
活血益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益氣湯”在《眼科臨症筆記》 【出 處】《眼科臨症筆記》 【處 方】黃耆8錢,黨參5錢,當歸4錢,川芎2錢,白芍3錢,白術3錢(炒),柴胡2錢,枸杞3錢,荊子3錢,升麻3錢,荊皮1錢半,甘草1錢。 【功能主冶】皮急緊
2012-07-13 10 -
活血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飲”在《赤水玄珠》卷七 【出 處】《赤水玄珠》卷七 【處 方】滑石1錢5分,桃仁1錢,紅花5分,桔梗5分,粉草4分,瓜蔞2錢,丹皮8分,茜草8分,貝母8分,柴胡5分,香附曲5分。 【功能主冶】怒氣積血在胸脅,咳嗽年
-
活血飲子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飲子”在《朱氏 集驗方 》卷十 【出 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 方】當歸、菖蒲各等分。 【功能主冶】婦人血氣沖心。 【用法用量】每服1錢,酒調下。 【制 法】上為細末。
-
活血應痛圓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應痛圓”在《宋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出 處】《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 方】狗脊(去毛)四斤,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六斤,香附子(去毛.炒)七斤,半陳皮(洗.去蒂)五斤半,沒藥(別研)一十二兩,威靈仙(洗)
-
活血止痛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止痛膏”在《常用中成藥》 【出 處】《常用中成藥》 【處 方】辣椒、幹羌、生川烏、獨活、甘松、樟腦、冰片、丁香。 【功能主冶】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主扭傷、挫傷,風濕骨痛,腰背酸痛。 【用法用量】橡皮膏劑,敷貼患處
2012-07-13 11 -
活血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丸”在《 普濟方 》卷三一○ 【出 處】《普濟方》卷三一○ 【處 方】幹地黃(酒煮)60克 當歸(煨)白芍藥 川斷(面水炒)白術(煨)川芎(醋炒)各30克 【功能主冶】活血寬筋。治血脈不和,筋脈拘急,步行不利。
2012-07-13 11 -
活血消炎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消炎丸”在《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出 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處 方】乳香(醋炙)6兩,沒藥(醋炙)6兩,菖蒲膏(幹)7錢5分,黃米(蒸熟)3兩。 【功能主冶】解毒散癰,消堅化結。主痛疽,癤腫,瘡毒。 【用法
2012-07-13 11 -
活血行經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血行經湯”在《玉案》卷五 【出 處】《玉案》卷五 【處 方】大附子1錢5分,官桂1錢5分,厚朴2錢,香附2錢,桃仁2錢,紅花2錢,山楂2錢,當歸2錢。 【功能主冶】經閉。 【用法用量】加生薑5片,水煎服。
2012-07-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