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中湯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養中湯【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僸(炙)八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各半兩;罌粟殼(去蒂.蓋.蜜炙)二兩半。【炮製】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肺胃受寒,咳嗽多痰,胸滿短氣,語聲不出,晝夜不止,
-
養血填精湯
【處方】枸杞的功效與作用 全歸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各4.5克 條參(蜜炙)大雲各6克 熟地、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仙茅各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克 金櫻子的功效與作用5個(引)【功能主治】治飲酒過多,傷
2017-02-18 16 -
益氣安神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6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薑汁炒)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麥門冬(去心)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炒)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各3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心)3.6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蜜炒)膽星
2017-02-18 11 -
楊氏神栢散
【處方】栢葉(一握.去枝) 蔥白(一握.同根)【炮製】上研如泥,用無灰酒一升,同煎一二十沸。【功能主治】治中風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言語不出,手足嚲曳。【用法用量】去滓溫服,不拘時。如不飲酒,分作四五服,服盡方進他藥。【備註】得病之日,便進
2017-02-18 12 -
益脾鎮驚散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4.5克 白術(土炒)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朱砂2.4克 鉤藤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5克【功能主治】益脾清肝,鎮驚安神。治小兒氣弱受驚,致成泄瀉,晝則驚惕,夜臥不安,糞稠若膠,色青如苔者。【用法用量】上
2017-02-18 12 -
養血平肝散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6克,炒白芍的功效與作用6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炒黑)6克,青皮(醋的功效與作用炒)2.4克,柴胡的功效與作用2.4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4克,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2.4克,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
2017-02-18 36 -
約精丸
【處方】新韭子500克(霜後采者,酒浸一宿,焙)白龍骨60克【制法】上為細末,酒調糯米粉為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治滑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鹽湯下。【摘錄】《仁齋直指》卷十
2017-02-18 13 -
一字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一字散【處方】烏頭(生用.半兩) 青礬(半兩)【功能主治】治賊風吹著,口眼歪斜。【用法用量】上為細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內,取出涕吐涎。【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楊氏家藏方》卷十一:一字散【別名】如聖散(《集驗
-
延胡索散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延胡索散【處方】延胡索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蒲黃(炒)芎藭 生幹地黃(焙)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澤蘭 蓬莪術(煨,銼)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桂(去粗皮)滑石各30克 地榆(醋的功效與作用炒,焙)15克【制法】上十二味
2017-02-18 38 -
銀翹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
【處方】銀花30克 連翹30克 桔梗18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18克 竹葉12克 牛蒡子18克 荊芥12克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細生地12克 大青葉9克 丹皮9克 玄參30克【制法】上杵為散。【功能主治】清涼解肌,芳香透絡。治太陰溫病
2017-02-18 52 -
益智和中湯
【處方】肉桂的功效與作用0.3克 桂枝1.2克 牡丹皮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 升麻各3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4.5克 乾薑少許【制
2017-02-18 13 -
圓明內障升麻湯
【別名】沖和養胃湯(《東垣試效方》卷五)。【處方】乾薑3克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6克 白葆苓9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8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21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酒洗)白術
2017-02-18 12 -
玉竹飲子
【處方】萎蕤(一名玉竹)9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桔梗3克 橘皮3克 紫菀6克 川貝母(去心,研)9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同橘皮蜜煎)12克【功能主治】治痰水痰涎湧盛,咳逆喘滿。【用法用量】上八味,長流水煎,入熟白
2017-02-18 17 -
萸連丸
【處方】吳茱萸(揀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並蘆,銼骰子大)各等分【制法】上合一處,好酒浸透,各自揀焙,或曬乾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丸。赤痢,黃連丸,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湯下;白痢,茱萸丸,乾薑湯下
2017-02-18 33 -
胰楞丸
【處方】瓦楞子 海石各30克(二味先洗淨烘燥,用芒消15克同煮半日,醋的功效與作用煆)紅麴 酒麴各21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15克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10個(洗,炙)延胡索15克 豬胰3個(蒸,搗)【制法】上藥研末,熬糯米濃汁杵勻為丸,如
-
一志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6克 茯神6克 白術4.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1.5克 黃耆6克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4.5克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1.5克 柏子仁6克 廣皮3克 木香1.5克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2杖 薑3片【功能主治】治思
-
引氣歸血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洗)白術9克(土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黑芥穗9克 丹皮9克 薑炭L5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麥冬9克(去心)郁金3克(酣炒)【功能主治】疏肝解鬱,養血健脾。治
2017-02-18 29 -
陰紅湯
【處方】鹿角膠 產婦油發(燒)各3克 沒藥9克【功能主治】活血行瘀。治婦人傷損,瘀血不散,腹部膨脹,大小便不通,心中悶亂。【用法用量】用酒200毫升煎服。【摘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2017-02-18 22 -
養胃理氣湯
【處方】炒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烏梅的功效與作用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蘇子10克,蘇梗10克。【功能主治】理氣,養陰。主氣滯陰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3個月為1療程間休息3-7天。【摘錄】張
2017-02-18 14 -
益氣聰明湯
【處方】黃耆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升麻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蔓荊子4.5克 芍藥3克 黃柏3克(酒制,銼,炒黃)【功能主治】益氣升陽,聰耳明目。治脾胃氣虛,致患內障,目糊,視物昏花,神水變淡綠色,次成歧視(複視
2017-02-18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