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女煎
【處方】生石膏9~15克 熟地9~15克或30克 麥冬6克 知母 牛膝各4.5克【功能主治】清胃滋陰。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現用於急性口腔炎、舌炎,三叉神經痛等屬於胃熱陰虧者。【用法用量】
2017-02-18 43 -
乙肝解毒湯
【處方】方1:黃芪的功效與作用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蓮的功效與作用15克,仙鶴草15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5克,仙靈脾15克,鹿銜草15克,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2克,郁金12克,當歸的功效與作
-
益智粥
【處方】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30~50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50克 大米30~50克【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
-
牙疼飲
【處方】石膏12克(研)升麻4,5克 大生地15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穗 前胡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生)【功能主治】治風火齒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後熱服,避風。如牙腫,加金銀花的功效與作
2017-02-18 16 -
益血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焙)熟地黃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煉蜜丸,彈子大。【功能主治】養血潤腸。治平素血虛,大便燥結。【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細嚼,酒送下。【摘錄】《醫學綱目》卷二十三引海藏
2017-02-18 11 -
茵陳五苓散
【處方】茵陳的功效與作用蒿末30克 五苓散15克【制法】上二味,和勻。【功能主治】治濕熱黃疸,濕重於熱,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時用米飲送服,一日三次。【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2017-02-18 79 -
一陰煎
【處方】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 麥門冬 丹參各6克 熟地9克 牛膝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治陰虛發熱,吐血、衄血;或瘧疾、傷寒屢汗之後,取汗既多,陰虧津傷,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脈虛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
2017-02-18 24 -
咬頭膏
【處方】制乳香 制沒藥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木鱉粉(生)蓖麻仁 銅綠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另以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不去油,加倍,同藥末搗成膏,再加白砒0.3克,搗勻。【功能主治】治癰癤膿熟不潰。【用法用量】臨用取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1粒,放患頂
2017-02-18 16 -
移山過海丹
【別名】移山過海散(《理瀹駢文》)。【處方】雄黃 小麥麩 新鮮蚓糞【功能主治】治痘瘡後,癰疽生在致命處。【用法用量】臨用醋的功效與作用調,從致命處半邊漸漸塗遍,則自移過不致命處。【摘錄】《治疹全書》卷下
2017-02-18 12 -
茵陳公英湯
【處方】茵陳的功效與作用100克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50克 白糖30克【制法】取茵陳、蒲公英加水500克,煎取400克,加白糖30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膽退黃。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發熱患者。【用法用量】分2次服,每日2~4次。【摘錄
2017-02-18 30 -
益血潤腸丸
【處方】熱地黃180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炒,去皮、尖)麻仁各90克(以上三味俱杵膏)枳殼(麩炒)橘紅各75克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炒)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各45克 蘇子 荊芥各30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90克【制法】上藥研末,以前三味膏同杵千
2017-02-18 29 -
玉容散
【處方】白牽牛 團粉 白蘞 白細辛 甘松 白鴿糞 白及 白蓮蕊 白芷 白術 白僵蠶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荊芥 獨活 羌活各15克 白附子 鷹條白 白扁豆各30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丁香30克【制法】共研細末。【功能主治】治
2017-02-18 19 -
養陰止血湯
【處方】生地24克,生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2克,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2克,玄參12克,石斛的功效與作用12克,地骨皮12克,煆牡蠣的功效與作用30克,花蕊石30克,陳棕炭30克,側伯葉15克,藕節炭12克。【功能主治】養陰固攝,止血清熱。主陰
2017-02-18 19 -
油調立效散
【處方】膩粉、綠礬、黃蘖(微炙.細研)、硫黃(研細),各等分。【炮製】上為細末研勻。【功能主治】治濕疥浸淫,流潰遍體,大作瘭漿,搔之水出,小如粟粒,癢痛難任,肌膚濕潤,經久不瘥。【用法用量】以生油調藥塗之。【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越鞠保和丸
【處方】蒼術(米淚浸三宿,炒)30克 撫芎(酒洗)30克 神曲(炒)30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童便浸,炒)30克 梔子(炒)15克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0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炮)30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克 連翹15克 萊菔子(炒)1
2017-02-18 23 -
一加減正氣散
【處方】藿香根6克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6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6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皮6克 廣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克 神曲5克 麥芽5克 綿茵陳的功效與作用6克 大腹皮3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濕,理氣和中。治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腹脹滿,大便溏垢
2017-02-18 30 -
陰毒內消散
【處方】麝香的功效與作用6克 輕粉9克 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黃9克 良薑6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3克 川烏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 乳香6克(去油)沒藥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藥各研極細末,分別稱准,共研極
2017-02-18 20 -
夜明八味湯
【處方】熟地12克,丹皮9克,雲苓12克,山藥的功效與作用9克,澤瀉的功效與作用6克,萸肉9克,肉桂的功效與作用3克,附子1.5克,夜明砂15克,蒼術12克。【功能主治】溫腎壯陽。主命門火衰,腎陽虛憊。(視網膜色素變性)【用法用量】水煎服
2017-02-18 30 -
引精止血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術30克(土炒)茯苓的功效與作用9克(去皮)熟地30克(九蒸)山萸肉15克(蒸)黑薑3克 黃柏1.5克 芥穗9克 車前子9克(酒炒)【功能主治】治婦人交感血出。【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上
2017-02-18 52 -
熨法
【處方】肥蔥(細切.剉.三升) 麥麩(三升) 滄鹽(二兩)【功能主治】治三陰中寒,一切虛冷厥逆嘔噦,陰盛陽虛之證;及陰毒傷寒,四肢厥冷,臍腹痛,咽喉疼,嘔吐下利,身背強,自汗脈沉細,唇青面黑虛冷證。皆宜用之。【用法用量】上三件,入水一大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