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雞內金有什麼功效
下面介紹幾則雞內金治病驗方。 雞內金散:用於治療腎結石、泌尿系結石之尿急尿頻,或尿中有沙石而見尿痛、尿血,亦可治療膽結石。制法:雞內金適量烘炒後研細末,用溫開水沖服,或適量加糖調味,成人每次1.5~3克,小兒量酌減,每天3~4次。
2012-04-17 12 -
薏苡仁如何健脾止瀉消水腫
薏苡仁由於它有利濕消腫的作用,所以也常用來治療肥胖症、面部黃褐斑等。因其營養與保健價值較高,所以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稱。藥理研究 薏苡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薏苡素、薏苡酯、薏苡醇等。藥理研究證明,薏苡醇能增強
-
你知道怎麼吃蜂蜜嗎?
民間很早就用蜂蜜來治療許多疾病,在不少止咳驗方、偏方中,都少不了蜂蜜的參與,人們常會把它與同樣具有潤肺功效的鴨梨、白蘿蔔、百合等製成各種各樣的食療藥膳。 蜂蜜確實具有很好的潤肺止咳功效,但對於嬰幼兒來說,應謹慎使用。這是因為蜂蜜是工蜂
-
有哪些常用的清熱藥
清熱藥的藥性寒涼,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涼血、解毒及清虛熱等功效。本類藥物主要用於表邪已解、裡熱熾盛,而無積滯的裡熱病證,如外感熱病、高熱煩渴、濕熱泄痢、溫毒發斑、癰腫瘡毒及陰虛發熱等。 針對熱證的不同類型,並根據藥物的功效,將清熱藥
-
有哪些常見的驅蟲藥
凡以驅除或殺滅人體寄生蟲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驅蟲藥。 本類中藥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腸經,對人體內的寄生蟲有毒殺、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體外。主要用於驅殺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薑片蟲、絛蟲、鉤蟲等。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用。孕婦、
2012-04-17 25 -
生薑乾薑藥效有什麼不同
但我們應當看到,兩薑在性能與藥理作用方面是有差異,不能隨意混用的。尤其對乾薑的使用要慎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副反應。 生薑具有辛溫解表,溫中止嘔,溫肺化飲,解魚蟹毒等性能,在解熱、止嘔和解毒3個方面具有獨特功效,故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
-
萊菔子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萊菔子性味辛、苦,無毒。為健胃、祛痰劑。功能:下氣、化痰、消食。主治胃炎、支氣管炎、痰喘、食積、氣滯、胸悶、腹脹等。 降壓:血隨氣動,萊菔子降氣的同時並能降壓。用萊菔子、決明子各15克,泡水代茶頻頻飲服,服藥3天,症狀便可減輕。
-
那些中藥可以治療腹痛
腹痛原因很多,部位上有少腹、小腹、大腹之別。痛在臍上,病多屬脾;痛在臍兩側及少腹,病多在肝;痛在臍下,病多屬腎;脹痛多氣滯,刺痛多血瘀,冷痛為寒,灼痛多熱,隱痛多虛等。臨證用藥多有不同,當細辨析。 香附、川楝子止腹痛,以肝氣鬱滯腹痛
-
丹參片不宜與哪些藥一起服用
抗凝血藥:如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而丹參片具有活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能會引起嚴重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抗酸藥:如三矽酸鎂、氧化鎂合劑、複方氧化鎂合劑、胃舒平、胃得樂片等共同服用。因為與上述藥物同用會產生絡合效應,進而會降低丹參
2012-04-17 17 -
苦杏仁與甜杏仁有什麼區別
苦杏仁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失聲、胸痹、水腫血瘀諸證等,尤其多用於治療外感咳嗽。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可分解為苯甲醛和氫氰酸,是止咳的主要成
-
中藥車前子的功效有哪些
車前子其性味甘寒,對於熱結膀胱引起的小便淋瀝澀痛者,常與木通、滑石、瞿麥等同用;由於它能分清濁、利小便,所以能止瀉,即“利小便以實大便”之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伍使用。由於它還能清肝熱、明眼目,所以對目赤腫痛、目暗昏花亦有療效,
2012-04-17 13 -
你知道中藥黃連有什麼功效呢?
《本草正義》:“上以清風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嘔吐,下以通腹痛之滯下,皆燥濕清熱之效也。”黃連大苦大寒,歸心、肝、胃、大腸經。清熱燥濕力強,既善清中焦濕熱,治濕熱中阻,脘腹痞滿等,尤為治濕熱瀉痢要藥;又善清心熱,瀉胃火,為治心熱煩躁失
-
你知道怎麼烊化中藥
尤其是用阿膠等膠類中藥材配伍其他中藥治療各種病症時,醫生通常會注明“烊化”字樣,也就是用熱溶液將其溶化的意思。而所謂的熱溶液,可以是白開水,也可以是黃酒、熱牛奶,或是趁熱濾去渣的藥液。 掌握烊化方法十分必要,以烊化阿膠為例: 打碎
2012-04-17 12 -
葛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葛根湯 【出 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 成】葛根6克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3克 蘇葉 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薑2片 【功 用】發汗解肌。 【主 治】陽明經病,目痛,鼻幹,唇焦,漱水不欲咽,脈長。 【
2012-04-17 12 -
金沸草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金沸草散 【出 處】《類證活人書》卷十七 【組 成】前胡90克 荊芥120克 半夏30克(淨洗,薑汁浸) 赤芍藥60克 細辛30克 甘草(炙)30克 旋複花90克 【主 治】傷寒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痛,項筋緊急,時發
2012-04-17 25 -
花椒與椒目有什麼區別
花椒與椒目均來源於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但功效卻不相同。 花椒是成熟的果皮,味辛,性熱,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痛、殺蟲的功效,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常與乾薑、人參、蒼術、厚朴等配伍;單用本品炒熱布包溫
-
黃芩有哪些炮製方法?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應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區別,由於炮製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異。 生黃芩:偏於清熱燥濕,多用於濕熱病症,如濕溫、黃疸、瀉痢、熱淋等證,常與滑石、通草、豆蔻、梔子等
2012-04-17 10 -
你知道有哪些安胎藥嗎?
安胎的中藥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類: 清熱安胎類:適用於胎熱之胎動不安,常用的有黃芩、苧麻根。黃芩性寒,味苦,有清熱瀉火安胎的功效,主要用於氣分熱造成的胎動不安,常配伍白術、當歸;苧麻根性寒,味甘,有清熱涼血、止血安胎的功效,主要用於血
-
大青龍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青龍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麻黃12克(去節) 桂枝4克(去皮) 甘草5克(炙) 杏仁6克(去皮、尖) 生薑9克(切)大棗10枚(擘) 石膏20克{碎) 【功 用】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主 治】外感風
-
蔥豉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蔥豉湯 【出 處】《孟詵方》 【組 成】連須蔥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薑3片 黃酒30克 【功 用】解表和中。 【用 法】熱服,服後蓋被取汗。 【方 論】 《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蔥通陽而發汗,豉升散而發汗
2012-04-1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