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4穴位輕鬆消除腳部水腫
腳部水腫是辦公室一族常見的現象,很多人在下午快下班的時候,都會發現自己的雙腳緊繃腫脹,用手指按一按,還會有凹下去的痕跡。但是這種水腫不會持續很久,往往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就消失了,可是當天下午又會發生相同的情形。這其實是生理性水腫,與病變沒關係,大多是因為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及飲食失調所致。對此,除了改善生活規律和飲食習慣外,我們不妨運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來消除腳部水腫的問題。
1、按壓陰陵泉穴
取穴: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裡相對。
按摩手法:用拇指稍微用力按壓此穴,圈狀按摩大約1分鐘。
功效:陰陵泉穴為脾經合水穴,具有健脾利濕、通利小便的功效,經常按摩此穴位, 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消除腳部水腫。
2、按壓太溪穴
取穴: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共同按壓此穴, 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100次。
功效:經常按摩此穴具有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改善血液迴圈、滋養腳部皮膚的功效。
3、按壓複溜穴
取穴:複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按摩手法:用雙手拇指按壓複溜穴,稍微用力作圈狀按摩50次以上。
功效:經常按摩複溜穴可通經活絡,消除腿腳的腫脹與疼痛,緩解腳部的疲勞酸脹感。
4、按壓足三裡穴
取穴:把腿屈曲,可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此處為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4橫指處就是足三裡穴。
按摩手法:按壓此穴,作圈狀按摩2 ~ 3分鐘。
功效:經常按摩足三裡穴,不僅有利於消除腳部的腫脹和疼痛,還能舒緩足部緊張疲勞的筋絡,使足部看起來平滑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