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飲食 秋季飲食養生10大忌
養生,已經是現在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可是誰又會真正的養生?今天小編教你們如何養生,秋季養生的一些禁忌。
立秋養生10大禁忌 你知多少?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在民間素有“秋補”習俗。萬物正可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十忌。
無病進補 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慕名進補 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參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狀。
不分虛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
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以藥代食 重藥物而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效果佳。
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
貴賤之分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無奇特的治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紅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以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9種給自己“下毒”吃法
1、生豆漿,致命毒素:皂素。
致使機理:由於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這種豆漿即會引起中毒。
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後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症狀。解毒方法:為了防止飲用生豆漿中毒,在煮豆漿時,出現“假沸”後還應繼續加熱至100℃。煮熟的豆漿沒有泡沫。
2、新鮮木耳,致命毒素:啉類光感物質。
致命機理:鮮木耳含有一種啉類光感物質,它對光線敏感,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引起日光皮炎,個別嚴重的還會因咽喉水腫發生呼吸困難。解毒方。
3、發芽馬鈴薯,致命毒素:茄堿。
致命機理:未成熟的綠色馬鈴薯或因貯存不當而出現黑斑的馬鈴薯塊莖中,都含有極高的毒性物質。
解毒方法:為了防止馬鈴薯中毒,我們可將馬鈴薯貯藏在乾燥陰涼的地方,防止發芽。
4、剩菜 ,毒素:亞硝酸鹽。
致命機理:青菜中的薺菜、灰菜等野菜都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此外,亞硝酸鹽還可阻止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氧,從而引起組織機體缺氧,使人發生中毒。
解毒方法:那麼,怎樣才能預防亞硝酸鹽中毒呢?其實很簡單,一定要讓家人食用新鮮菜,煮熟的菜不宜久悶存放,醃菜應在醃制一個月以後洗滌後才可食用。
5、蠶豆,致命毒素:巢菜堿苷。
致命機理:蠶豆種子中含有巢菜堿苷,人食用這種物質後,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蠶豆黃病)。春夏兩季吃青蠶豆時,如果烹製不當,常會使人發生中毒現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蠶豆後4~24小時後發病。
解毒方法: 為了防止出現蠶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鮮的嫩蠶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6、黃花菜,致命毒素:秋水仙堿。
致命機理:黃花菜又被稱為金針菜,是人們喜愛的菜肴之一。但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如果人體攝入秋水仙堿後,會在人體組織內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堿。而二秋水仙堿是一種劇毒物質,可毒害人體胃腸道、泌尿系統,嚴重威脅健康。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鮮黃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解毒方法:要防止出現鮮黃花菜中毒,可將鮮黃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就可將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堿去除。也可將鮮黃花菜煮熟、煮透,再烹調食用。
7、藍紫色的紫菜,致命毒素:環狀多肽。
致命機理:紫菜水發後若呈藍紫色,則說明在海中生長時已被有毒物質環狀多肽污染。
解毒方法:這些毒素蒸煮也不能解毒,不可食用。
8、十字花科類蔬菜,致命毒素:芥子油。
致命機理:十字花科類蔬菜包括油菜、芥菜、蘿蔔等,這類蔬菜大多含有芥子油苷,這種芥子油苷是一種可阻止人體生長發育和致甲狀腺腫的毒素。不同的蔬菜,或同一種蔬菜的不同部位含芥子油苷含量差別也很大,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使人們出現甲狀腺腫大、代謝紊亂,出現中毒症狀,甚至死亡。
解毒方法:那麼,怎樣處理這類蔬菜呢?在烹製此類蔬菜時,可用沸水先焯一下再食用。
9、木薯,致命毒素:亞麻仁苦苷。
致命機理: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質為亞麻仁苦苷,如果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湯,都有可能引起中毒。其原因為亞麻仁苦苷或亞麻仁苦苷酶經胃酸水解後產生游離的氫氰酸,從而使人體中毒。
解毒方法: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
秋季吃橘子的3大飲食禁忌
以下是秋季吃橘子的3大飲食禁忌:
1、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後再吃橘子;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者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症。
2、 服藥忌食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C,服用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均應忌食橘子。
3、忌鮮橘皮泡茶飲
摘下後的橘子大多用保鮮劑浸泡後再上市,保鮮劑為一種化學製劑,浸泡過的橘子對果肉沒有影響,但橘子皮上殘留的保鮮劑卻難以用清水洗掉,若用這樣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飲,有損健康。
總結:秋天到來了,天氣轉涼。一些夏季較涼食物,大家要避免少吃,比如說:橘子。有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