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冬季飲食 冬季進補當心五大誤區

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很多人會抓住時間來好好進補,殊不知,由於缺少進補的相關常識,結果掉進了進補的誤區之中。那麼,冬季進補有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進補過急

很多老百姓急吼吼的就開始了進補大餐。可大餐過後,卻常又覺得腸胃不適。於是有的人便認為自己虛不受補,放棄了進補計畫。其實問題不在於進補的食物上,而在於進補的方法不對頭。冬季進補時,最好先做引補,調整好脾胃功能,為大補做好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進補的不耐受反應,使得進補事半功倍。什麼是引補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調好,可吃吃些健脾開胃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

誤區二:補不對症

根據各人的體質來選擇補品和進補方式,在進補之前應先瞭解自己的體質。有的老百姓不辨體質,看到別人進補什麼自己也跟風,或者根據個人想像給自己下結論,結果往往達不到進補的效果。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九種:有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而這個體質往往不是單一的,常常是幾種體質的混合,如可能既有陽虛,又有氣虛,同時還有痰濕症。這就和單純的陽虛或氣虛的進步法不同。辨證錯了,很有可能導致後面進補醫治的錯誤。

如果患有傷風感冒,一定不可以進補,不管是溫補的人參、鹿茸,還是那些清補的沙參、玉竹,平補的枸杞、燕窩,這些都不適合傷風感冒者。建議等到感冒完全好了在進行進補。

誤區三:劑量欠妥

進補的藥材,必須遵循的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例如:人參每人每次不超過5克,每週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不超過10克。劑量小了不奏效,劑量大了則會出現副反應。如有的老百姓喜歡一次用藥材較多,導致出現“上火”,也有的老百姓每次吃一點,全家人一起用。有個老人家,聽說黃芪補氣,每次煲湯,不管什麼湯,都要放兩片黃芪,然後煮上4升水,全家人一起喝兩天。這樣的用法起不了什麼效果。

誤區四:服法不當

儘管藥食同源,藥材可以製作成食物入膳,但藥材也是藥,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不能用濃茶送藥,如吃人參、花旗參喝濃茶等。同時也要注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給人體帶來傷害。

誤區五:忽視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很多老百姓重視進補的方劑,而忽視了日常飲食裡,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進補材料。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上好食品,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是養陰的好幫手等等。藥補在於扶正,食補在於養生,兩者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