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如何吃火鍋不上火?
秋冬季,口腔疾病患者在愛吃火鍋的人中會有所增加。有的人吃完火鍋就會嘴角生瘡,或在嘴唇上方長出一排紅色的小水皰,也就是俗稱的“上火”。這其實是單純皰疹感染,雖無痛感,但有的人可能發展為皰疹性口炎和皰疹性牙齦炎。除了燙傷,火鍋配菜入口時也會刮傷黏膜,如果在口腔內已經有創面的情況下繼續吃火鍋,就有可能出現發燒等繼發感染。此外,如果燙傷了食道黏膜,食道癌變的風險也大為增加。怎麼吃火鍋保護口腔不上火呢?
一、怎麼吃火鍋保護口腔不上火?
如果你在火鍋的食物搭配上下些功夫,就可以儘量減少這些症狀的產生。
1、調味料要清淡
調味料如辣椒醬等,對於腸胃刺激大,使用醬油、麻油等較清淡的作料可避免對腸胃的刺激,減少“熱氣”。
2、加些白蓮
白蓮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素,還是人體調補的良藥。火鍋內適當加入白蓮,葷素結合有助於均衡營養,有益健康。加入的白蓮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因為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3、多放些蔬菜
火鍋作料不僅有肉、魚及動物內臟等食物,還必須放入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4、適量放些豆腐
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種豆製品,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還可發揮石膏的清熱消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5、可以放點生薑
生薑能調味、抗寒,火鍋內可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6、餐後多吃些水果
一般來說吃火鍋三四十分鐘後可吃些水果。水果性涼,有良好的消火作用,餐後只要吃上一兩個水果就可防止“上火”。
吃火鍋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與口腔黏膜有關。因為火鍋濃湯的溫度相當高,高溫的食物依舊有較高的溫度,必然會破壞口腔黏膜,引發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有的人在吃火鍋兩三天后,常常會出現咽喉、牙齦腫痛,舌尖、口腔潰瘍或出血,口唇皰疹,腹脹痛、腹瀉、嘔吐,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狀,有醫學專家稱之為火鍋綜合征。
編輯推薦:
火鍋底料的做法 8款經典的火鍋秘方
火鍋湯可以喝嗎 火鍋湯對身體有危害嗎?
秋季養生火鍋必加這六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