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有哪些功效作用?
甘草的功效: 甘草酸芍藥甙在鎮痛、解痙、解熱、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鬆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協同作用。可與中藥中多種生物鹼起化學反應生成不易溶解的沉澱物,既將這些沉澱物在體內緩慢分解而逐漸發揮藥效,又可使藥性發作較緩,從而降低副作用。 嬌
2012-04-19 8 -
如何用中藥治療牛皮癬
牛皮癬非常頑固,介紹一個治療牛皮癬的偏方,或許對您的牛皮癬治療有些用處,下面就讓我為您簡單介紹一下蚯蚓治療牛皮癬,是怎麼做的,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白糖醃蚯蚓治療牛皮癬怎麼做?專家介紹: 白糖4兩,蚯蚓7條,洗淨後放在瓶子裡醃泡7
2012-04-19 4 -
你知道怎麼使用白芷
名 字:白芷 性狀:根呈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佈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 中藥白芷的性味: 性溫,味辛功能主治 祛風濕,活
2012-04-19 4 -
羌活有哪些藥用價值
中藥羌活的詳細介紹: 【藥名】羌活 【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 【中文拼音】qiang huo 【歸經】歸膀胱;腎經。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效】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 【主
2012-04-19 8 -
中藥材牡丹皮有哪些功效
中藥材牡丹皮的功效? 【中藥名】牡丹皮 【別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拼音】mu dan pi 【性狀】 ①原丹皮 根皮呈圓筒狀、半筒狀,有縱剖開的裂縫,兩邊向內捲曲,通常長3~8釐米,厚約2毫米。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
2012-04-19 8 -
何首烏有哪些藥用價值
【藥名】何首烏 【藥材基原】為蓼科植物何首烏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的乾燥塊根。 【採收】多在秋季霜降後、莖葉枯萎時採收,挖出塊根。 【性味歸經】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2012-04-19 5 -
中藥甘草有哪些功效
中藥材甘草的基本資訊: 【藥名】甘草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基原】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
2012-04-19 13 -
有哪些枸杞子食療方
中藥枸杞常見的幾種食療方法: 1 杞圓膏:枸杞子、龍眼肉各等分。加水,用小火多次煎熬至枸杞子、龍眼肉無味,去渣繼續煎熬成膏。每次1到2匙,沸水沖服。 源于《攝生秘剖》。本方用枸杞子補腎、益精血,龍眼肉養血安神、益智。用於肝腎不足,
2012-04-19 5 -
你知道竹葉有哪些功能主治
名稱:竹葉 外形特徵 竹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釐米,寬1~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
2012-04-19 5 -
你知道石膏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下面就讓我為您簡單介紹一下石膏的性味,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藥物功效】 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 【主治】 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幹,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煆
2012-04-19 7 -
白茅根有哪些使用功效
白茅根的功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歸肺、胃、小腸經。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糖類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等以及澱粉;簡單酸類及鉀鹽:檸檬酸、蘋果酸、草酸等;三萜烯:白茅素
2012-04-19 9 -
你知道白微有哪些功效
中藥材白薇的基本資訊,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別名】葞、春草(《爾雅,),芒草(《爾雅》郭璞注),白微(《本草經集注》),白幕、薇草、骨美(《別錄》),龍膽白薇(《藥材資料彙編》)。 【制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段、乾燥。
2012-04-19 6 -
中藥有哪些降壓藥材?
常見的降壓中藥材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 1、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養血安胎,主要用於痹症血不養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軟等症,亦常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治療,每次10~15克。 2、葛根,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藥,臨床
2012-04-19 8 -
穿山龍有哪些功能主治
山龍的植物,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穿山龍的植物具體介紹: 【中藥名】穿山龍 【別名】穿龍薯蕷、野山藥、串地龍、地龍骨、雞骨頭、龍萆。 【藥物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
2012-04-19 6 -
神術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神術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組 成】蒼術(米泔浸一宿,切,焙)150克 槁本(去土) 香白芷 細辛(去葉、土) 羌活(去蘆) 川芎 甘草(炙)各30克 【功 用】發汗解表,化蝕辟穢。 【主 治】外
2012-04-19 8 -
麻黃人參芍藥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麻黃人參芍藥湯 【組 成】人參、麥冬各三分(1克),桂枝五分(2克),黃芪、當歸、麻黃、炙甘草、白芍藥各一錢(各3克),五味子五粒(1克)。 【主 治】治吐血外感寒邪,內虛蘊熱。 【用 法】熱服 【方 解】 綱目曰
2012-04-19 14 -
神白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神白散 【出 處】清·朱瑞章《衛生家寶》 【組 成】白芷一兩(9克) 甘草五錢(3克) 淡豆鼓五十粒(6克) 生薑三片(3克) 蔥白三寸(6克) 【方 訣】神白散用白芷甘 薑蔥淡豉與相參 一切風寒皆可服 婦人雞犬忌窺探
2012-04-19 15 -
加味香蘇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加味香蘇散 【出 處】《醫學心悟》 【分 類】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 成】紫蘇葉(5克) 陳皮(4克) 香附(4克) 甘草炙(2.5克) 荊芥(3克) 秦艽(3克) 防風(3克)蔓荊子 (各3克) 川芎(1.5克) 生
2012-04-19 11 -
九味羌活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九味羌活湯 【出 處】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 【分 類】 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 成】羌活(9克) 防風(9克) 蒼術(9克) 細辛(3克) 川芎(6克) 白芷(6克) 生地(6克) 黃芩(6克) 甘草(6克)
2012-04-19 25 -
蔥豉桔梗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蔥豉桔梗湯 【出 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 成】鮮蔥白10克,苦桔梗5克,淡豆豉15克,焦山梔9克,薄荷葉5克,連翹6克,甘草3克,鮮淡竹葉12克。 【功 用】辛涼解肌,疏風清熱 【主 治】風溫初期。證見頭痛身熱
2012-04-1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