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格列波糖
【別名】 倍欣, 伏格列波糖 【適應症】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飯後高血糖 【用量用法】 成人 200ug,tid,飯口服。療效不明顯時,可將1次增量至300ug。 【禁忌】嚴重酮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嚴重感染、手術前後、嚴重創傷的
2017-02-22 4 -
玉真散由來
出處:《外科正宗》 本方由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諸藥組成。用於破傷風,證見牙關緊閉,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等。有祛風化痰,定搐止痙之功。「玉真」,古時對仙人的別稱。唐?張籍有「泥灶煮靈液,掃壇朝玉真」之
2017-02-22 35 -
脊舒
【藥物別名】脊舒、力奧來素、氯苯氨丁酸 , 巴氯芬 【外文名】Spinax、Lioresal, Baclofen 【藥理毒理】脊髓部位的肌肉鬆弛劑它抑制單突觸和突觸興奮傳遞,並可刺激γ-氨基丁酸(GABA)β受體而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功效與
2017-02-22 27 -
消瘰丸由來
出處:《醫學心悟》 本方由玄參、牡蠣、貝母三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瘰曆、痰核,證見咽幹,舌紅,脈弦滑者。有清熱化痰、散結軟堅之功。瘰曆一證,多因肝腎陰虛,肝氣久鬱,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結核于頸、項、腋、胯之間。重則潰爛
2017-02-22 34 -
保元湯由來
出處:《博愛心鑒》 本方由黃耆、人參、甘草、肉桂、生薑(《景嶽全書》有糯米而無生薑)諸藥組成。用於虛損勞怯,元氣不足,及痘瘡陽虛頂陷,血虛漿清,不能灌漿者。有補氣溫陽之功。 元氣,即人身真元之氣,本藏於腎,為脾胃水穀之氣與肺吸入
2017-02-22 14 -
六甲蜜胺
【別名】六甲蜜胺 ,克瘤靈 【外文名】Altretamine ,Hexalen 【適應症】 單或聯合用藥治療肺癌、卵巢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消化系癌、發性骨髓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用量用法】 單一用藥 260mg/m2/日,
2017-02-22 13 -
二仙湯由來
出處:《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本方由仙茅、淫羊藿、當歸、巴戟天、黃柏、知母等六味藥物所組成。用於治療更年期綜合症、高血壓、閉經,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見有腎陰、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有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理沖任之功效。 更年期綜合
2017-02-22 69 -
肝寧
【別名】 保肝寧;肝健寧;水解肝素 ,肝寧 【適應症】 用於防治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變、中毒性肝炎、放射性肝損害、肝原性骨質疏鬆、牛皮癬等 【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肌注:第1日1ml,以後每日增加0.5~1ml
2017-02-22 11 -
補陰濟陽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2錢,荊芥1錢半,梔仁1錢半,蒲黃(炒黑)1錢半,天冬1錢半,腹皮1錢半,香附的功效與作用1錢半,麥冬1錢半,元參8分,炮薑8分。【功能主治】酒毒傷血,濕熱伏陽,血從齒縫流出,發尖滴血等症。
2017-02-22 11 -
安宮牛黃丸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牛黃、郁金、犀角、黃芩、黃連、雄黃、山梔子、朱砂、梅片、麝香、珍珠、金箔衣諸藥組成。用於溫熱病熱邪內陷心包,痰熱壅閉心竅所致之高熱煩躁、神昏諳語等症。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功。「宮」,本義指帝王住所,此處
2017-02-22 25 -
保胎和氣飲
《濟陰綱目》卷八:保胎和氣飲【處方】枳殼4錢,厚樸的功效與作用3錢,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子3錢,砂仁2錢,蒼術2錢,橘紅2錢,蘇葉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9分,小茴香1錢半。【制法】上銼,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個月,身體困倦,氣急發熱,
2017-02-22 4 -
五痹湯由來
出處:《醫宗必讀》 本方由人參、當歸、茯苓、煨白芍、川芎、五味子、白術、細辛、甘草、生薑十味藥物組成,主要用於五臟痹症。有補氣養血、溫陽通絡之功。 「痹」,有不通之意。所謂「五臟痹症」,是指「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 上氣
2017-02-22 10 -
補青丸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補青丸【處方】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1斤(洗淨,用酒浸3宿,炒,別杵末),熟幹地黃(洗,焙)1斤,車前子(炒)半斤,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揀淨)半斤,地骨皮(洗淨,去土)半斤,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半斤,甘
2017-02-22 7 -
必效煎
【處方】乾薑4錢,粟殼(蜜炙)8錢,地榆3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錢,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炒)3錢,黑豆的功效與作用(炒)1兩半。【功能主治】痢疾,膿血日夜不息,裡急後重,及噤口惡痢,百藥不效者。【用法用量】分4劑,水1鐘半,煎7分,食遠服。
2017-02-22 12 -
二陳湯由來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半夏、陳皮、白茯苓、炙甘草,加生薑、烏梅等組成。用於濕痰咳嗽之痰多色白,胸膈脹滿,噁心嘔吐,頭眩心悸,脈滑等症。又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 本方為治濕痰之主方,也是治痰證的基礎方。方中半夏、陳皮
2017-02-22 74 -
萆麻膏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萆麻膏【處方】大萆麻子(一十四個.正東南枝上取七個.正西枝上取七個) 巴豆的功效與作用(七個.去皮)【炮製】上為泥,成膏子後,加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錢,一處和成膏子。【功能主治】治中風口眼歪斜不正。【用法用量】左患安
2017-02-22 20 -
補益腎肝丸
【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炒)防己(炒)各1.5克 附子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身6克【制法】上為細末,熟水為丸,如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主目中流火,視物昏花,耳聾耳
2017-02-22 13 -
清海丸由來
出處:《傅青主女科》 本方由熟地黃、白術、白芍藥、幹桑葉、玄參、山藥、山萸肉、牡丹皮、麥門冬、地骨皮、沙參、石斛、五味子、龍骨諸藥組成。用於血熱所致之崩漏,月經過多等症。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之功。「海」,指血海,即沖脈。「沖脈者,
2017-02-22 28 -
荸薺酒釀
【處方】酒釀100克 鮮荸薺10個【制法】將酒釀與荸薺(去皮,切片),加水少許,煮熟。【功能主治】清熱,透疹。適用于小兒麻疹、小痘以及風熱外感。【用法用量】吃荸薺飲湯。每日分2次服。【摘錄】《良方集要》
2017-02-22 22 -
徙薪飲由來
出處:《景嶽全書》 本方由陳皮、黃芩、麥門冬、芍藥、黃柏、茯苓、牡丹皮七味藥物組成。用於一切內熱漸覺而未甚者。有清熱瀉火之功。「徙」,遷移;「薪」,柴火。古有「曲突徒薪」之成語,其意是說把直狀的煙囪管子改成彎曲狀的,把柴火從灶門口
2017-02-2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