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燥血虧型濕瘡
治療方法:潤肌膏、黃連膏、地黃飲。 病因病機:若日久風邪鬱在肌膚,則耗血生火,搔癢倍增,夜不得寐,撓破津血,心煩,大便燥秘,咽幹不渴,此屬火燥血短。 證候表現:搔癢倍增,夜不得寐,撓破津血,心煩,大便燥秘,咽幹不渴。 處方:宜服地黃飲,
2017-03-04 9 -
風鬱肺經型濕瘡
證候表現:血風瘡證生遍身,粟形搔癢脂水淫。(注)致遍身生瘡。形如粟米,搔癢無度,抓破時,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煩躁、口渴、搔癢,日輕夜甚。 病因病機:肝肺脾經風濕熱,久鬱燥癢抓血津。(注)此證由肝、脾二經濕熱,外受風邪,襲于皮膚,郁於肺經
2017-03-04 8 -
火盛血虛型濕瘡
治療方法:皂角苦參丸。 證候表現:若年深日久膚如蛇皮者。 處方:宜常服皂角苦參丸,外用豬脂油二兩,苦杏仁一兩搗泥,抹之自效。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若年深日久膚如蛇皮者,宜常服皂角苦參丸,外
2017-03-04 8 -
生薑紅糖水的功效 女性喝生薑紅糖水的好處
導語:紅糖水就是紅糖用熱水衝開的水,每天喝適量的紅糖水可以促進紅細胞的分裂,使身體內血液的品質得到保證。紅糖水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暖胃的功效。煮紅糖水時加入生薑還能夠治感冒。女性經期飲用還可以調節經血、緩解痛經、禦寒保暖等。
2017-03-04 49 -
黃金膏
《瘍醫大全》卷三十六:黃金膏【處方】麻油半斤,藤黃1兩。【制法】熬麻油至滴水成珠,離火,入白蠟、黃蠟各5錢,攪化,再入藤黃,攪勻收貯。【功能主治】跌打損傷,筋骨斷落,刀傷杖瘡,湯火傷。【用法用量】此藥愈陳愈妙,如收久膏老,加熬過麻油,燉化
2017-03-04 37 -
血燥風盛型濕瘡
治療方法:消風散、二味拔毒散。 病因病機:血燥遇晚癢甚。 證候表現:遇晚癢甚,夜不寐者。 處方:宜服消風散,外敷二味拔毒散。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血燥遇晚癢甚,夜不寐者,宜服消風散,外敷二
2017-03-04 6 -
黃連苦參湯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4兩,苦參的功效與作用2兩,阿膠的功效與作用1兩。【功能主治】得病羸劣,服藥不愈,因作腸滑,下痢膿血,日數十行,腹中絞痛,身熱如火,頭痛如破,其脈如澀。【用法用量】上為末,以水1鬥,煮取2升,去滓,適寒溫。每服2合
2017-03-04 8 -
風遇火化型濕瘡
病因病機:粟瘡癢證屬火生,風邪乘皮起粟形,風為火化能作癢。(注)凡諸瘡作癢,皆屬心火。火邪內鬱,表虛之人,感受風邪,襲入皮膚,風遇火化作癢。 處方:通聖苦參及消風。(注)初服防風通聖散加枳殼、蟬蛻。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
2017-03-04 12 -
厚樸膏
【處方】厚樸的功效與作用(制)半兩,訶子(炮,去核)半兩,白豆蔻(炮)半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分。【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小兒吐瀉,不思飲食。【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厚樸丸
2017-03-04 8 -
濕熱浸淫型濕瘡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東加減。 證候表現: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滋;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幹,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病因病機:濕熱浸淫,熱重於濕,故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幹
2017-03-04 16 -
脾虛濕蘊型濕瘡
治療方法: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減。 證候表現: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流滋,可見鱗屑;伴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 病因病機:飲食不節,日久傷脾,脾虛生濕,蘊積肌膚,故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
2017-03-04 16 -
血虛風燥型濕瘡
治療方法: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減。瘙癢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棗仁,以養心安神。 證候表現:病久,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劇癢,或皮損粗糙肥厚;伴口幹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弦。 病因病機:久病耗傷陰血,或脾虛生化之源不
2017-03-04 37 -
濕熱蘊膚型濕瘡
治療方法:可選用清熱止癢的中藥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等煎湯外洗,或用10%黃柏溶液、爐甘石洗劑外搽。 證候表現:僅有皮膚潮紅而無流滋者。 治則治法:以清熱安撫、避免刺激為原則。 方用:可選用清熱止癢的中藥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等煎湯
2017-03-04 18 -
毒熱內蘊型濕瘡
治療方法: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證候表現:滋水減少、結痂時。 治則治法:以保護皮損、避免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消除殘餘炎症為原則。 方用: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2017-03-04 14 -
風濕浸淫型濕瘡
治療方法:選用苦參湯、三黃洗劑濕敷外搽。 證候表現:有少量流滋者。 方用:選用苦參湯、三黃洗劑濕敷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篇) 原文:有少量流滋者,選用苦參湯、三黃洗劑濕敷外搽。
2017-03-04 13 -
紅粉生肌膏
【處方】紅粉5g(又名紅升丹),朱砂15g,生肌膏80g。【制法】上藥均勻調成膏,加消毒紗布製成。【功能主治】化腐生肌。除去瘺管管壁瘢痕組織及不良肉芽組織。主慢性頑固創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外用。【摘錄】《中醫外傷科學》
2017-03-04 11 -
夏季空調病的種種危害
導讀:炎炎夏日,烈日連連,室內待的時間越來越長,空調帶來舒適的同時也存在著危害。空調病有哪些症狀和危害呢? 空調給人們炎炎夏日帶來舒爽的同時,也帶來的一種“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
2017-03-04 15 -
風熱蘊膚型濕瘡
治療方法:選用青黛散、祛濕散、新三妙散等油調外敷或黃柏霜外搽。 證候表現:無流滋者。 方用:選用青黛散、祛濕散、新三妙散等油調外敷或黃柏霜外搽。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篇) 原文:無流滋者,可選用青
2017-03-04 19 -
脾胃血瘀型濕瘡
治療方法:法以燈草刮瘡處,令血出即愈。 證候表現:生於眼胞之裡,色黃形軟,眼皮裡有紅絲堆累者。 病因病機:乃血熱有瘀也。 療法:法以燈草刮瘡處,令血出即愈。 出處:《外科心法》·卷二(卷)·眼部(篇) 原文:若眼皮裡有紅絲堆累者,乃血熱
2017-03-04 20 -
化痰清眩丸
【處方】法夏2兩,雲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炒枳殼5錢,元明粉3錢,膽星5錢。【制法】上為細末,神曲糊為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脾胃虛熱,運化失司,致濕聚生痰,阻於中州,升降失和,而致頭暈目眩。【用法用量】每服2錢,早、晚米湯
2017-03-0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