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雄黃散
【處方】雄黃1錢,防風的功效與作用2錢,草烏1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破傷風。【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雄黃散”。【注意】裡和至愈可服,裡不和不可服。【摘錄】《保命集》卷中
2017-03-05 6 -
滋陰宣解湯(張錫純方)
治溫病,太陽未解,漸入陽明。其人胃陰素虧,陽明府證未實,已燥渴多飲,飲水過多,不能運化,遂成滑瀉,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溫疹中多有類此證者,尤屬危險之候,用此湯亦宜。 其方即宣解東加生山藥一兩,甘草改用三錢。 此乃胃府
2017-03-05 28 -
粉霜丸
《普濟方》卷二—一:粉霜丸【處方】粉霜2錢,膩粉1錢,砒霜1錢。【制法】上為末,以燒飯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赤白痢,諸藥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冷水送下。【摘錄】《普濟方》卷二—一《準繩·幼科》卷八引《仙人水鑒》:粉霜丸
2017-03-05 5 -
十個關鍵部位保護女人健康
作為女性你知道與健康相關的身體重要部位嗎?胡維勤教授總結出與女性健康至關重要的10個部位,繪製出了一份需要特別保護的“身體健康地圖”。重點呵護這十個關鍵部位,就能使您擁有健康的體態。1、臀和手腕 出現骨質疏鬆症的部位一般是臀和手腕。女性
2017-03-05 5 -
絲蟲病的預後及預防
絲蟲病對生命威脅不大,早期及時治療多能治癒,但反復發作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和象皮腫患者可影響勞動力繼發細菌感染,可加重病情。預防淋巴絲蟲病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流行區1歲以上人群進行普查。凡微絲蚴陽性的有症狀或無症狀的患者,或微絲蚴陰性但有典型
2017-03-05 7 -
清毒二仙丹(張錫純方)
治花柳毒淋,無論初起、日久,凡有熱者,服之皆效。 丈菊子(一兩,搗碎)鴨蛋子(四十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時宜囫圇吞下)。 上藥二味,將丈菊子煎湯一盅,送服鴨蛋子仁。 丈菊俗名向日葵,其花善催生,子善治淋。鄰村一少年患此證,便時膏淋與
2017-03-05 16 -
盤尾絲蟲病的簡介
盤尾絲蟲病由盤尾絲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引起的疾病。流行於非洲中部和墨西哥、南美北部等地。流行病變乃致失明,故本病又稱河盲症。盤尾絲蟲成蟲大於淋巴型絲蟲,寄生於胸、腹、腰、腿、頭部皮下組織。周圍形成纖維包膜,表現為皮下結節,內含2條或更多
2017-03-05 7 -
羅阿絲蟲病的介紹
羅阿絲蟲病由羅阿絲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引起的疾病。流行於西非及蘇丹。學名中Loa一詞系剛果土語,意為“眼蟲”,因該絲蟲的成蟲常移行到眼部,故名。成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到處竄行,形成遊走性皮膚腫塊,常見於背、腋、腹股溝、頭皮、眼皮,亦見
2017-03-05 11 -
氣淋湯(張錫純方)
治氣淋。 生黃(五錢)知母(四錢)生杭芍(三錢)柴胡(二錢)生明乳香(一錢)生明沒藥(一錢)。 氣淋之證,少腹常常下墜作疼,小便頻數,淋澀疼痛。因其人下焦本虛,素蘊內熱,而上焦之氣化又複下陷,鬱而生熱,則虛熱與濕熱,互相結於太陽之腑
2017-03-05 13 -
升麻黃湯(張錫純方)
治小便滴瀝不通。偶因嘔吐咳逆,或側臥欠伸,可通少許,此轉胞也。用升提藥,提其胞而轉正之,胞系不了戾,小便自利。 生黃(五錢)當歸(四錢)升麻(二錢)柴胡(二錢) 一婦人,產後小便不利,遣人詢方。俾用生化東加白芍,治之不效,複來詢方。
2017-03-05 17 -
哪些人易得絲蟲病
流行病學結果證實人群對斑氏絲蟲的易感性是普遍的。不同年齡、性別、血型、種族、職業的人,只要生活在斑氏絲蟲病流行區,有被媒介蚊蟲叮咬的機會,特別是反復多次被叮咬,即有可能受到感染。當有成批的傳染源遷入存在有效蚊媒且傳播條件適宜的地區,可能
2017-03-05 15 -
白茅根湯(張錫純方)
治陽虛不能化陽,小便不利,或有濕熱壅滯,以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 白茅根(一斤,掘取鮮者去淨皮與節間小根細切)將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候十數分鐘,視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鍋置爐旁,須臾視其根皆沉水底,其湯即成。
2017-03-05 24 -
絲蟲病的鑒別診斷
絲蟲病主要應與結核或其他細菌所引起的淋巴結炎、淋巴管炎、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相鑒別。它們很少為週期性發作,嗜酸細胞不增多,沒有微絲蚴。乳糜尿與橡皮腫應與腹腔結核或腫瘤壓迫所致者相鑒別,它們都有相應的疾病特點,而沒有急性絲蟲病的感染史,
2017-03-05 10 -
從龍湯(張錫純方)
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龍湯,病未全愈,或愈而復發者,繼服此湯。 龍骨(一兩,不用搗)牡蠣(一兩,不用搗)生杭芍(五錢)清半夏(四錢)蘇子(四錢,炒搗)牛蒡子(三錢,炒搗) 熱者,酌加生石膏數錢或至一兩。 從來愚治外感痰喘,遵《傷寒論》
2017-03-05 42 -
餾水石膏飲(張錫純方)
治胸中先有蘊熱,又受外感,胸中煩悶異常,喘息迫促,其脈浮洪有力,按之未實,舌苔白而未黃者。 生石膏(二兩,軋細)甘草(三錢)麻黃(二錢) 上藥三味,用蒸汽水煎兩三沸,取清湯一大碗,分六次溫服下。前三次,一點鐘服一次,後三次,一點半鐘
2017-03-05 14 -
絲蟲病的傳染源
絲蟲病因無動物貯存宿主,故斑氏絲蟲病的惟一傳染源是感染斑氏絲蟲後出現微絲蚴血症的人。微絲蚴血症者在流行病學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決定於血內微絲蚴密度。在一定範圍內,血內微絲蚴密度愈高,媒介蚊蟲的感染率就愈高,感染度也愈重,將感染期幼蟲傳染給人
2017-03-05 10 -
敷疔膏
【處方】生藍葉不拘多少(洗淨)。【制法】上葉搗爛。【功能主治】疔瘡及無名腫毒,瘴氣。【用法用量】外敷患處,以梗煎酒服。【摘錄】《準繩·瘍醫》卷二
2017-03-05 9 -
薑片蟲疾病的相關知識
薑片蟲病是由希氏薑片蟲寄生於人小腸引起的寄生蟲病,以慢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為主要表現。病人和豬為主要傳染源,經生食水生植物感染,人群昔遍易感,以兒童、青少年居多,屬中醫“蟲證”。 臨床表現1.潛伏期1-3月。2.臨床表現因感染輕
2017-03-05 6 -
通變大柴胡湯(張錫純方)
治傷寒溫病,表證未罷,大便已實者。 柴胡(三錢)薄荷(三錢)知母(四錢)大黃(四錢) 此方若治傷寒,以防風易薄荷。 《傷寒論》大柴胡湯,治少陽經與陽明府同病之方也。故方中用柴胡以解在經之邪,大黃以下陽明在府之熱,方中以此二藥為主,
2017-03-05 31 -
薑片蟲病的症狀
薑片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腹部隱痛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體軟無力、精神萎靡等症狀也在早期出現。腹痛多在上腹部或右季肋下部或臍部。一般早晨空腹或餐後出現隱痛,也可是劇痛或絞痛,類似於潰瘍病樣疼痛,進食後疼痛可緩解。患者腹瀉一日多次,
2017-03-05 5